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论:书法高等教育需跨…
花木兰身世引热议 文史…
专家:“冀宝斋”是私人…
考古专家:拜火教或起源…
英国艺术史专家:中国博…
专家:“非虚构”正向“…
专家:90后热捧《小时代…
专家称岳飞朱仙镇之战子…
七夕节变味成情人节 专…
专家:互联网造就亚文化…
最新热门    
 
专家:书评者应该是文学的守门人

时间:2013-08-21 13:43:27  来源:不详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做独立的、专业的书评并不容易。作为独立文本的书评写作面对诸多困难。不可否认的是,书评人对于阅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作家韩少功眼中,“书评时代真的来了”。 
  文学与读者的桥梁?
  “书评者应担起文学守门人的作用。”——托比·利希蒂希
  “书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书评的目标是什么?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主要来说就是能不能够表达读者,或者说是为谁服务的,这里包括了读者和整个大众等等。首先需要可读,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想到书评最重要的受众应该是读者。它包括了很多的因素,书评要有洞察力,要有可读性。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很重要。”《泰晤士文学周刊》文学编辑托比·利希蒂希说。在他看来,“专业的评论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内容和作品,给读者指明方向读什么,不读什么,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你的书评。有的时候有人希望可以介绍这本书,有人希望可以支持这本书。在我看来书评者对于文学文化来说发挥着一个守门人的作用。”
  被誉为上海骨灰级的文学评论家程德培表示,自己可能相对比较悲观。“这是不是一个书评的时代,值得考虑一下。”“27年前,当我第一次评论莫言的短篇小说,并提出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谁也不会料到他会获得诺贝尔[注: 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文学奖。谁能想到今天残雪的作品已经走向世界,在许多个国家被翻译出版。wWw.LSqn.Cn31年前我曾对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写下幼稚的评论,如今他们是公认的经典大家。更早的时候,贾平凹和王安忆的小说都是我学习写作的对象。如今他们拥有了广大的读者,并且是大作家。决定一本作品和一本书能否长久存在的还是作品本身,而不是这样,或者那样的批评。”程德培说,“对文学作品来说,书评以及评论的存在总是短暂,容易消逝的。中介的人物就是把两头放在一起,然后让它自行消退。”他认为,书评不应该放弃对营造经典的努力。“当这个时代的绿地面积日益缩小,我们对绿地的营造应格外地努力和珍惜。书评的任务作为中介是短暂的。要么是伟大的书评家,伟大的评论家,要么像我一样大多数在写书评,我写了35年,总归会回到一个角落里,慢慢地进入阅读的世界,成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感慨说:“真正优秀的书评离不开悟性。”他提到写书评的困难,“我现在24小时在家里,除了睡觉就起来看书,写评论。我任何家务都不做。你想一下啊,熟悉的作家都有很长的写作经历。韩少功的作品不能一口气读完的,想法太多。你读了他几百万字,写的评论最多是2万字,如果是2万字就是长文章了,没地方放,也没人看。我这样的劳动力,一般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几十万、几百万字。写到最后就是1、2万字。这种活我一年只能写2、3篇,写了人家还并不一定满意,是这样的状况。我想说这种活在世界上还有谁愿意干?”
  评论家比作者更重要?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批评家相比作者站在更重要、更显赫的位置。”——韩少功
  “在英国最近也出现了新的情况,由书店来组织跟读者见面。比如一本杂志,或者是由书店出的杂志来推出他们要卖的书。这个杂志中出现的书评,可以说是编辑来决定的。从书评角度来说,并不跟卖这本书有关,而书店连锁店所组织的活动跟卖书本身紧密相连,这也有一个判断的过程。从书评角度来看,跟销售相关。这样一来到底有什么经济上的关系?即便跟卖书没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