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论:拿什么重塑中国游…
评论:80后作者成长 文…
评论:写错字不是名人们…
评论:追“明星同款”需…
评论:应为本土新人提供…
评论:时间去哪儿了?被…
评论:如何安慰小彩旗?
评论:古城维护费,收要…
评论:偷票房会影响整个…
评论:2013戏剧市场经典…
最新热门    
 
评论:战胜“恐聚”,先接纳自我

时间:2014-02-21 00:04:52  来源:不详
人们聚会,话题往往离不开收入、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东人称作屋企,福建人称作厝。为民间信仰的风水区分由于生人居住;称阳宅、以别于已经身故入土之阴宅(墓)。]、车子、婚恋、孩子等,这给“恐聚族”带来较大的压力和焦虑。“他们‘恐聚’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怕被比下去——面子问题;怕花钱——经济压力;怕被长辈盘问——认同焦虑;怕宝宝受到无意伤害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小梅分析道,“可以说,大部分的‘恐聚’是缘于比较引起的心理落差。”黄小梅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人们会经常攀比,主要是因为对自我不接纳。 
  “一个人要活得快乐,就要有接纳自我的能力。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接纳 自我,就是不但要接纳自己比别人出色的一面,也要接纳自己不如别人的一面。不以他人的评价为自我标准,才能拥有健康、恰当的自尊心理。”黄小梅认为,当一个人心理成熟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往往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别人发现自己不成功或认为自己不成功,担心没面子。而当他的心理渐趋成熟,就会对自 己有个客观、冷静、乐观的评价。
  “因此,‘恐聚族’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黄小梅说,聚会是现代人的沟通方式之一,而春节则是亲朋好友维护人际关系网的良机。因此,心理咨询师对“恐聚族”如何化解“恐聚”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不要预设和猜疑,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参加聚会。“如果将一些话语当作是对自 己的贬低,或把别人正常的关心也当成是窥探隐私,这都是不健康的心态。wWw.lSQN.CN境由心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交流,学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秀之处。”
  其次,与其恐惧盘问,不如坦然面对。例如,面对催婚,逃避不是办法,应加强和长辈的交流,态度诚恳,不跟他们论对错,不起争执。
  再次,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心理疆界建立得好的人,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不随便“越界”。同时,也能够坦然地拒绝他人、提出分歧、建立疆界。记者林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