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
翻译家杨乐云辞世:捷克…
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首批…
贾樟柯获颁法国军官级文…
乐黛云:开创中国比较文…
韩寒新书天价签约盛大文…
2018年的文学出版:纸书…
《史记·五帝本记》文学…
顾彬话语方式与当代文学…
80后文学:超越二元结构…
最新热门    
 
文学中译西 已成一道坎?

时间:2009-12-17 11:48: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学中译西 已成一道坎?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上个月离开了人世,杨老走后,人们在谈论一个话题:包罗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该由谁接棒继续传播出去?

  文学翻译现状堪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翻译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各种翻译服务机构3000余家,到2008年底,我国翻译服务市场的产值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然而,在这些可喜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我国对外文学翻译事业举步维艰的现实,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译外”翻译者严重缺乏。

  当作为中坚力量的老一代翻译大师相继离世,新一代翻译家羽翼尚未丰满时,对外文学翻译出现了巨大的人才断层。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8年中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6969种,其中图书15776种,而输出的出版物版权仅为2455种,其中图书2440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

  对此,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辜正坤表示,“中翻外的市场并不好。”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气功、菜谱的书籍充斥着书架,而能够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学翻译作品少之又少,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甚至还有许多的误解。“我在西方介绍道教,国外人还以为这是日本的。”辜教授无奈地说道。

  翻译事业鲜有人涉足

  在翻译工作中,由于难度大、门槛高,从事中译外的人才不多,文学作品翻译更是少有人问津。在国内,真正合格的“中译英”人才不足百人。

  “做文学翻译还不如当外语老师呢!”北京语言大学外语系学生万瑶瑶说出了学习外语与做翻译的距离。“‘翻译’只是一门课。仅凭这门课,毕业以后很难胜任专业文学的翻译工作”,“而且国内高校的教育,更注重外译中的能力”。

  为了缓解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2006年起,我国高校纷纷增设翻译专业。与外语专业相比,翻译专业出身的学生是更为理想的文学翻译人才。然而,日前一项针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07级本科生的调查显示,毕业以后愿意以文学翻译作为第一职业的学生,几乎为零。

  事实上,我国翻译实践的骨干力量是众多的翻译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内地培养出以翻译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博士约260名。然而,在这些翻译人才中,真正从事对外翻译的也非常少。任教于北京大学的辜教授多年来翻译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还培养了9名翻译学博士,这些博士现大都任教于国内高校。谈及学者、教授担任中译外的重任时,辜教授表示,身为教授,往往无法抽身做翻译,偶尔做,“也只是小型的”。

  在国内翻译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国外学者的翻译也是杯水车薪。辜教授解释说,除了外语水平,翻译还必须基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指出,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的转化。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由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外语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对中国的整个文化传统思想有深刻的了解,这使得“外国人将中文翻译成外文的门槛非常高”。“当然,国外翻译家也还是不少,但误译的成分很多。”辜教授说,“由于特殊的生活背景,他们习惯了西方的思维方式,想要彻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有困难的。”

  以文化精髓为目标

  “没有翻译,谈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句空话。”黄友义指出。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不应只属于中国,翻译人才的奇缺是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而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付出才能扭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明确目标和方法。

  “输出中国文化最终应以输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目标。”辜教授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包含若干方面,但最核心的是价值观,尤其是道德伦理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体现在许多传统学说中。”所以,文化的对外输出并不是简单的将尽量多的中国图书翻译出去,而是有针对性地、集中地翻译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

  已经翻译成多种语言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道德经》仅次于《圣经》的发行量证明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具有很大的文化冲击力”。从这个层面上说,日本的文化传播之路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文化常常被西方国家认为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投入非常大,出版业非常发达。”对比中国的文化输出,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必须深入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了解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