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舒芜的“反复”之路:晚…
从王立群的“四行”说起
侯耀华的“善良厚道”及…
韩国人的“外貌至上主义…
关门弟子回忆:史树青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杯具”…
流行词:“贾君鹏”大合…
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王世襄…
采集9处圣土打造的“中…
徐向前之子回忆:父亲送…
最新热门    
 
爱吃的“老顽童”王世襄:情趣生活的一枚化石

时间:2009-12-19 10:41:08  来源:南都周刊

  王世襄:情趣生活的一枚化石

  本雅明说,新时代的富人们只学到了旧贵族的缺点,却对他们的品位和趣味充耳不闻。王世襄的逝世,有人惋惜“对于这一代的民国记忆,又崩陷了一大片品位的疆土”,因为它意味着一种精致生活态度的逝去。

  本雅明说,新时代的富人们只学到了旧贵族的缺点,却对他们的品位和趣味充耳不闻。王世襄的逝世,有人惋惜“对于这一代的民国记忆,又崩陷了一大片品位的疆土”,因为它意味着一种精致生活态度的逝去。南都周刊记者_ 罗小敷 郑建涛 ( 实习生)

  王世襄,号畅安,1914年生于北京官宦世家。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收藏家。1941年,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办事处助理代表,追还战时被劫夺文物。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专程到北京为他颁发“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

  如果在英国,他一定是勋爵一级的人物。在他离去后,许多人感慨:21世纪可能还会再出现个钱钟书,但王世襄是再也出不了了。11月28日,95岁的王世襄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

  “今年7月9日送医院前,他是一个完全健康的老人,自己用手推着轮椅走上两站地都没问题。”去世十天后,在王世襄生前家中,儿子王敦煌向南都周刊记者回忆说,大概对于父亲的去世多少已有些心理准备,他情绪稳定,而且只愿跟记者谈老人生前的开心事。

  阳台门口柜子上的相框中,放着王世襄乐呵呵开怀畅笑的照片,精神矍铄,眉宇生辉。依照他的遗愿,没有盛大的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也未设灵堂,未见鲜花与蜡烛,平平常常得就像主人不在家,而王世襄的遗体也早已于去世后的第二日火化,骨灰与2003年去世的夫人袁荃猷合葬在北京万安公墓。

  与家中的冷清相比,王世襄的去世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12月8日上午9时,“王世襄追思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这是一个邀请制的小型追思会,相关领导及业界人士在会上做了追悼。一位叫steven的网友从上海特意一大早飞来北京想参加追思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进入现场而非常懊恼。

  关于王世襄去世的报道中,媒体纷纷用“有趣”、“情趣”、“贵族”、“精致生活”这样的词语,试图来给这位传奇老人一个最后的盖棺,却无奈其生前的头衔太多——玩物大家、文物鉴定家、美术史家、民俗学家、美食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而无从定论。

  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中回忆,有一次去康同璧家吃早餐,康同璧的女儿交代她去百货公司买一种特别的豆腐乳,画了详细的街道示意图,列出五种豆腐乳的细目表,并叮嘱她不要忘记让售货员给豆腐乳淋上汤汁。在归途,她心情愉快且精神抖擞:“这时的我一下子全懂了,虽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尽其可能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难怪康家的简单早餐那么好吃。”

  一块豆腐乳所代表的生活品位,对于晚年的王世襄来说,也有异曲同工之事。王敦煌每天早晨都得跟父亲商量当天的膳食安排,香满楼的“醪糟鱼片”、张兄弟家的“老鸭煲”、芝麻花的“贵州嫩鸡”……王敦煌去到店里专买父亲钦点的菜;炒菜也只用橄榄油,四五年以前只爱吃带骨的笋鸡,后来假牙嚼不动就吃不带骨的小笋鸡。

  本雅明说,新时代的富人们只学到了旧贵族的缺点,却对他们的品位和趣味充耳不闻。王世襄的逝世,有人也因此惋惜,“对于这一代的民国记忆,又崩陷了一大片品位的疆土”,因为它意味着一种精致生活态度的逝去。

  爱吃的“老顽童”

  12月8日下午,记者与王敦煌约在王世襄生前住所见面,这是位于北京芳草地一座公寓中的一套两房一厅。王敦煌穿着简朴得近乎残旧的家居服来应门,这让记者联想到张中行在《奇人奇迹——且说王世襄先生》中提到的对王世襄的第一印象:“衣着不讲究,陈旧而近于残破”。

  2004年,王世襄夫人袁荃猷去世,当时还在紫禁城出版社做发行工作的王敦煌,搬来与父亲同住,照顾老人起居饮食,其中大费力气的就是一日三餐的问题。每天早晨,王世襄都会交代王敦煌今天想吃点什么,得去哪家馆子买成品,去哪里买食材。

  这源自王世襄是有名的美食家,对吃尤其挑剔。还在少年时,王世襄就喜欢跟家里的大厨们学习烹饪,无论中餐还是西餐都学得样样精通。“父亲十几岁时就相当会做饭,有时来了客人,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