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平山郁夫:庄严美与幻想…
《洛神赋》幻想艺术产生…
试论《聊斋志异》幻想艺…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
最新热门    
 
在幻想中反思现实

时间:2010-1-9 11:58: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究的作者多数来自艺术类院校。第二个大项是西方科幻作家研究,受到关注的作家包括莱辛、冯尼格、勒古恩等。第三类则是对科幻作为一种图书产业的研究。此外,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金涛、张之路等为新中国科幻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也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

  郭凯:我首先要说明,您所谓的“科普”在今天已经被“科学传播”所取代,当代科学传播理论认为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时期,其中读者的选择权力是区分三者最重要的核心。

  吴岩:谢谢你的介绍。我也注意到,中国科普界发生过两次历史性大变动。第一次是科幻文学跟科普创作的分道扬镳,这次变动大约发生在1983—1984年。当时,重要的科幻作者都同意,科幻是文学的一类,当科幻文本中科学规律与文学规律相互冲突的时候,科幻必须符合文学规律。换言之,科幻和科学之间有着某种力矩,科幻作家和作品不可能是科学的仆从,创造力才是科幻的核心。这次变动导致了中国当时最有才华的科普作家离开了科普领地。第二次是9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学文化运动。这一次,参与者提出的口号是“反对科学主义”。这次大的革新,也使科幻文学跟科学之间建立了一种力矩。可以说没有这种距离,就无法出现对科学的反思。其实,科普也好,理解科学也好,传播科学也好,依我的看法,存在是先决的、第一性的。科幻文学就是追求自己的存在的一种文学,它跟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确实是一种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存在。科普领域是科幻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的阵地。

  和别的文学门类不同的是,谈论科幻文学无法忽视“科幻迷”的介入。过去一年中,国内科幻迷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繁荣科幻的中坚力量,对这个群体你是怎么看的呢?

  郭凯:中国科幻迷人数众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前段时间一位叫芭芭拉的立陶宛人类学家还专门到中国来研究这个问题。据我所知,在成都、上海等地,科幻迷群体都在以十分不同的方式蓬勃发展着。成都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大本营,当地的科幻迷与杂志社之间有着更多直接的互动。上海现在有了《九州幻想》杂志,他们的“大幻想”活动更发达,不久前结束的“2009上海高校幻想节”就令人印象很深刻。据说,在一些文化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科幻迷们也在尽自己的努力。

  在一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的参与下,高校科幻迷群体逐渐跨出自己的小圈圈,相互合作并希望有计划地翻译或创作一些作品、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惠及更多爱好者。例如,兔子等着瞧在前两年组织翻译的《非卖品》,就选择了很多国外著名的科幻短篇译介给科幻迷欣赏。今年,网络期刊《新幻界》和《少年贩》特别引人瞩目。它们不但发表爱好者的作品,还举办征文比赛。

  科幻迷通过网络相互联合,极大地推进了科幻事业的发展。例如,豆瓣网科幻世界小组也模仿“星云奖”和“雨果奖”举办了“白云杯”、“白果杯”和“星空奖”。由北航发起、北京高校联合举办的“原创之星”科幻征文已经进行到第四届,参加学校已经波及全国其它许多省市高校。科学松鼠会里也有很多科幻迷会员。今年,松鼠会举办的“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中还有一场科幻化妆舞会,组织了“科技与未来—科幻专家与科学家、企业家的对话”活动。“集智俱乐部”是个专业科学工作者青年群体,他们每次的小组讨论中,提到最新科学进展常常会从科幻开始。

  北京科幻迷群体中最有活力的,应该算是“42工作组”,这个小组因道格拉斯·亚当斯小说中计算出的宇宙终极答案“42”作为自己群体的名字。他们率先提出了“全民科幻”理念,组织科幻作家、科普工作者、科幻研究者、编辑在北京各高校巡回讲演,用“科幻大讲堂”作为题名,用“你所不知道的科幻”作为口号吸引爱好者。我有一种感觉,当前的科幻迷活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兴趣行为,而是更多地和学术、商业等目的联系在一起。科幻迷的活动非常看重学术界的支持,比如常邀请作家、编辑、研究者去做嘉宾;和北京的各大影城合作组织观看科幻电影,参与科幻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商业推广,有些活跃的科幻迷本身就是专业科幻书店的经营者。

  吴岩:能有更多的科幻活动,对作者、读者、编者都是极大的福音,把这么多科幻迷和作家动员起来,让大家相互交流,互动讨论,思想相互冲撞融合,确实给人十分振奋的感觉。我听了其中一些重要的讲座,收获很多。

  郭凯:是的,对科幻迷来讲,科幻就是生活。但对普通人呢?它是否也是一种生活?科普作家黄永明同意这个看法,他最近说:“科学不可能成为一种生活,科幻才是一种生活。”我理解,科学是一种行为过程,它不可能单独地成为一种生活,但是,对科学的思考、理解、幻想和艺术探索确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确切地说,科幻是有关科学的生活方式的一种。

  吴岩:科学在以高速向现实入侵,改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