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冯骥才王蒙舒乙谈“ 文…
“榕树下”网站改版上线…
王蒙“点化”学子:失恋…
王蒙小说的文化精神别论
最新热门    
 
王蒙“藉庄”:庄子两千多年后在我身上“发酵”

时间:2010-1-13 12:39: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庄子令一些人爱得沉迷,恨得顿足。读了《庄子》,你想与作者拥抱,你想与作者辩论,你想给作者磕头,你想干脆将之付之一炬。你会把伟大中华文化的可爱、可悲、可亲、可敬、可怜的相当一部分功罪归之于这位庄周先生。

  而且那么多你不认识的字,那么多文句上的歧义,那么多解读兼支支吾吾,或者那么多解读等于嘛也没有解,叫做小心翼翼,嗫嗫嚅嚅,用抠抠嗖嗖小鼻子小眼的心态解读大气磅礴天马行空的《庄子》……也许解释了一两个字,全句全篇却是愈解愈糊涂。

  本人谈庄子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例如古汉语与中国古代史。我有的是不止一种文体的文学写作实践,是人生经验,包括在顺境中特别是逆境中生活与思考的经验,是想象力与沟通的愿望与能力,是不无己意新意创意的阅读的生发——台湾喜欢用的词是“发酵”,叫做庄子两千多年后在老王身上发酵啦。与其说我是在注什么经,不如说我在认真阅读的同时找材料注我。恰好藉题发挥、趁机谈庄是一,藉庄谈人生谈生存环境谈老王是二,藉庄谈哲学谈思想方法谈世界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大千世界是三,藉庄谈我相对熟悉一点的文学文字是四,藉庄与读者聊天自娱自慰自己扩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五……六七八呢?我先不告诉你,我永远不会全告诉你。——王 蒙

  屁

  从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怎么样才能做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呢?在并无太空飞行的实践与理论的庄子时代只可以有一个回答:神游。你的一百多斤的身体虽然压在坠在地上,你的精神却完全可以逍遥遨游于无穷,也只有进入了无穷、神游无穷,得大自在,才能做到至人无己,不必为自我的俗利而操心费力。神人无功,不必刻意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进入化境,行云流水,万事如有神。圣人无名,自身的修养已入圣境,还要那个破名臭名虚名干啥?或者,“名”作概念与逻辑解,还费心费力地思想琢磨个啥?

  庄子时代的科技当然不如两千年后,庄子时代的遨游也比不上两千年后的旅行,包括太空旅行,但是庄子时代的想象力呢?不一定比现时差,也有可能比现时还强一些。至少因为那个时候的诸子百家比现在的城乡在岗人员有时间胡思乱想,并有机会发表这样的胡思乱想。

  一味地讲神游,一味地在心上使劲,在神上使劲,这里又不无悲凉,不无阿Q,不无无奈,不无忽悠,不无恍兮惚兮,四顾茫茫,大荒而且无稽。这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安适所在,也是悲剧所在、沉痛所在。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庄子·齐物论》

  后人往往会羡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开放的时代。当然,后人在“定于一”的环境下,回顾早年的多元文化与人自为战,觉得颇有看头恋头。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与后世的陈陈相因、重复背诵、咬文嚼字、一代比一代更加呆头呆脑、人云亦云、只甘心为圣人作注疏、再无创意、再不敢提出新见解相比,谁能不击节赞赏,谁能不啧啧称奇!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学术,阔多了!

  然而,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学术繁荣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二十年前就说过,其代价是言论与主张的贬值。庄子那当儿,除了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的孔孟老庄法墨等大家以外,各执一词,各说一套,吹牛贩卖,狗皮膏药,互相贬损而又自我推销,吆喝震天的才子大话狂,多了去了。有时候说的称了诸侯的意,不但能骗吃骗喝,还能出将入相,荣华富贵,鱼肉乡里,横行霸道。有时候违背了君侯的意,落一个车裂腰斩、死于非命的下场。听到看到这样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场景,你会不会感到晕菜,感到是一种灾难呢?要知道那时候天下未定于一,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呀。尊儒呀,与道互补呀,这其实都是后世的事儿。

  而那个乱世的权力与资源在握的君侯们,几乎个个都是急功近利的权欲狂,他们热衷的是得到奇策奇计,立马灭敌制胜,会盟称霸,谁还顾得上对于真理、学问(更不要说科学了)、终极关怀的在意?无怪庄子认为这样的百家争鸣无非是各有成心,皆是一面之词,都是在兜售自己的土法上马的江湖野药。那个时代不讲逻辑规则,不讲计算验算,不讲实验或实践检验,不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不就是各自经销,推广一个个偏执的主张加上花言巧语的包装。这样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