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曹操墓“幕前幕后”:掀…
曹操墓争论至今只因权威…
“曹操墓”果然未能盖棺…
曹操高陵附近有曹丕妻甄…
曹操墓发现之思:考古认…
曹操墓真伪可比对DNA?…
社科院今日将披露曹操墓…
社科院论坛:公布专家认…
强大阵容析为何确认曹操…
朱岩石:“曹操墓”位置…
最新热门    
 
从“曹操墓”论争看学术公信力“被下降”

时间:2010-1-15 12:03:36  来源:人民网

  从“曹操墓”论争看学术公信力“被下降”

  “让材料牵着鼻子走”,还是让别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决定着学术的公信力

  终日埋首搜寻历史真相的考古学家,恐怕不曾料到,一项进行了多年的考古学术工作,竟会遭到如此多的质疑。

  就河南安阳“曹操墓”引发的舆论热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曹操墓的考察过程,列举了许多证实曹操墓的证据,但表示曹操墓“目前还不能盖棺认定”。

  按说,一项进行了几十年的考古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撑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但它所遭受的普遍质疑,还是让人对学术公信力的下降心生感慨。

  联系到此前一些学者在“华南虎事件”中令人失望的表现,一些学者论文抄袭造假的丑闻,人们对曹操墓出于惯性的质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术公信力下降,有学术的专业性被媒体和公众误读的情况,比如,一些媒体习惯于断章取义、进行娱乐化解读,一些公众对学术问题不够了解,发表“外行”见解;但更有学术自身丧失独立性、为权力诱惑、被利益收买的问题。

  在新闻发布会上,考古所王巍所长说,考古有一句最重要的话,“让材料牵着鼻子走”。保持中立立场、捍卫科学精神,这正是学术的尊严和公信力所在。但在现实中,一些学者显然还被别的东西牵着走。

  去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葛洪义就曾批评,“谁请专家,专家就替谁说话”。而当专家不是被“材料”而是被“利益”牵着走,成为财富的枪手、权力的马前卒时,不仅自身的尊严荡然无存,学术的公信力也失去了附着。

  从这个角度,曹操墓所遭受的质疑,正表明人们对学术与权力合谋的某种警惕——考古成果先是由河南省文物局发布,而此前有关负责人“河南需要一座帝王墓”的言辞,更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当学术成果凭借行政权力“背书”时,其公信力难免有受损的危险。

  在曹操墓的争论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方面,专家不断强调自身的“专业权威”:“提问前应该查一查相关资料再说”,“质疑也要拿出道理来”;另一方面,则是公众持续的“社会问责”。对学术公信力的拯救,正可以从这两个层面展开。

  学者拥有“专业权威”,对那些先是抛弃学术尊严捞好处、后是拿着“学术独立”做辩解的行为,公众无法判断,但学术圈可以内部控制,进行专业自律和惩戒。在曹操墓争论中,许多考古界人士出来发表意见,体现的正是这种内部控制。

  今天的学术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涉及公众利益,正如经济学之于政府决策、环境学之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之于人类伦理。因此,公众有权对学术研究进行“社会问责”,抵制那些“猛烈牺牲真理、绝对服从利害”的学术不端行为。这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所言,公众对曹操墓的敏感和质疑说明,这不仅是考古界的事,更是大众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

  范正伟

  (原题:警惕学术公信力“被下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