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茅盾在当下中国的意义
重读茅盾的《子夜》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
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
最新热门    
 
茅盾点染《李自成》:文学知音谱就文坛佳话

时间:2010-1-26 13:20:3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姚雪垠所著《李自成》是当代文学中风靡一时的历史长篇。它在第二卷初稿完成,第一卷重新修订之际,曾得到文坛大家茅盾的悉心评点。这使得作者十分感怀。之后诗词相赠,相互唱和,促成一段特别的文坛佳话。

  一

  其实茅盾与《李自成》作者姚雪垠很早就结下因缘。1938年春,姚雪垠最初创作的短篇小说《差半截麦秸》在茅盾主编的香港《文艺阵地》杂志发表。由于运用了鲜活的群众语言,较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农民游击队员形象,这部作品得到茅盾的热情肯定。这是姚雪垠文学的起步,可以说,由于茅盾的支持,姚雪垠的作品在国内引起重视,他本人也因此增添了走向文坛的勇气。抗战时期在重庆,茅盾还曾与姚雪垠在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一个读书会共同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打下了他们后来相互交往的基础。

  1974年正是文革期间,姚雪垠在艰难的环境中写完了他的心血之作《李自成》的二卷初稿。该书第一卷虽早在1963年出版,但由于作者的摘帽“右派”身份,报刊上毫无对它的评价。眼下二卷完成,且不说出版,姚雪垠迫切希望获得他人的评价;当然,能够对自己艺术手法的探索有所领会的“知音”,更是他此时最为渴求的。这时,他想到了茅盾。

  我们知道,茅盾不仅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他本人的艺术品鉴水平也相当高。包括姚雪垠在内的一批文学作者都由于他的评价推荐得以成长发展。《李自成》的书稿倘能得到他的评价,自然是姚雪垠最希望获得的。

  但那时姚雪垠已经与茅盾二十多年未见面了,他连信也不知往何处投。经过在朋友处打听,姚雪垠才在几十年未谋面的情况下,向茅盾寄出一封希望帮助的信。

  茅盾的回信很快来了,态度谦逊而热情。读罢信,姚雪垠方知茅盾并没有读过《李自成》第一卷,他便赶紧寻出一册寄上。但是,此刻姚雪垠最迫切的是希望茅盾对他的二卷初稿提出意见,因为他要作进一步的修改。七八十万字的二卷初稿,他曾请人抄了一个副本。此副本字迹潦草,茅盾当时又患眼疾,姚雪垠只希望副本能有人为茅盾读一下,但茅盾不习惯这样的方式。他仍坚持自己阅读,先是读第一卷,再是二卷初稿,边读边记,边记边评点。这些文字,又汇成系统意见,寄给姚雪垠。

  二

  这些评点文字中最让姚雪垠感觉欣慰的,是茅盾指出了《李自成》中的“长篇小说美学”追求。姚雪垠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在“笔墨变化”、“刚柔交错”运用方面进行探索。这些,一般读者也许能感受到,但能指出并领会作者特别匠心的,却并不多。而茅盾目光如炬,对此一一剖析指出,姚雪垠当然感到“深得吾心”。

  1974年12月23日,茅盾在信中这样评点《李自成》全书开首:“一部大书……以全力‘剿贼’开始,把这以前……李自成的功勋等等不作正面叙写,只在以后各章随时点补,这样的剪裁是极妙的。写崇祯君臣对卢象升虽似重用而又以高起潜掣其肘……既写卢出师,却又突然放下,画面转入潼关战场,从此进入李自成本传,这个笔力也是惊人的。”

  注意到作者微观处理之外,茅盾还认为“第一卷中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是合乎当时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这是此书的独创特点。”茅盾举例:“以潼关南原之战为例,有时写短兵相接,有时写战局全面的鸟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义军分兵两路同时突围而略有先后,写了李自成一面,接写高夫人一面,重点在李自成,而高夫人一面仍然声势不凡,而两面有时亦复衔接。如此布局,极见匠心。”对姚雪垠的写作功力,茅盾大加赞赏。

  除去大的布局,茅盾对姚雪垠的人物描写也十分欣赏:“人物描写……是结合事变来表现而不是作抽象的叙述,这是主要的成功的一点;张献忠的性格也写得有声有色,而仍然还他个本色,自是低于李自成的人物。此外各将领,刘宗敏最有特色,是作者重笔写的第三个人物。老神仙是作者重笔写的又一人物。高夫人的作用及其性格本来是比较难写得有声有色的,然而作者指挥如意,使这一个女英雄跃然纸上。”正面人物而外,茅盾还谈到反面人物的写作:“至于在明王朝方面,崇祯等都以反面人物出现,独卢象升是例外,写他的战死十分悲壮,这是因为卢象升不是为‘讨贼’而死,是为抵抗外族侵略而死的。卢与后来孙传庭之死,事颇近似,但卢慷慨赴义,死重于泰山;孙传庭为‘讨贼’而进退失据,虽死于战场,他这死却轻如鸿毛。”

  至于书中的人物对话,茅盾更是欣赏有加:“此书人物的对话,或文或白,或文白参半,您是就具体事物、具体人物,仔细下笔的;这不光做到合情合理,多样化,而且加浓了其时其事的氛围气,比之死板板非用口语到底者,实在好得多。”

  由此可以看出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