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茅盾在当下中国的意义
重读茅盾的《子夜》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
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
最新热门    
 
茅盾点染《李自成》:文学知音谱就文坛佳话

时间:2010-1-26 13:20:3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宋献策开封救友,

  杨嗣昌襄阳督师。另一章,茅盾也代拟联语回目:

  相国寺刘体纯卖解;禹王台李伯言填词。

  他甚至建议:对联可长可短,适合内容。如果联语要庄严,可用四字句两句为一联,共八句为一对。如果需要跌宕,可用三、三、七的格式。由此看来,茅盾对这种形式不仅喜欢,且为善于的行家里手。

  用联语作题目,其实姚雪垠在第一卷创作时曾尝试过,并拟写出一批回目,但后来抛弃了。他认为那是旧传统,想摆脱一下。茅盾知道后,便进一步建议:“但鄙见以为旧传统不妨以古为今用的方法而化为神奇。回目的造句形式是旧传统,属于形式方面的;但回目的内容,可出奇制胜,不落窠臼。”为了证明旧传统不妨化朽为奇,茅盾还举出鲁迅文集为例:《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认为形式上看是旧,但“读起来新鲜有味”。又举出鲁迅《补天》、《出关》、《理水》等篇名,认为也属以旧出新的好题目。

  姚雪垠后来不用回目,原因还有一点,他认为全书下来有两百多个章节,要都用起来,将不胜繁琐。对此茅盾便建议:有些地方两章可并而为一,回目便可减少。并认为,每章字数也不必拘泥平衡,“何妨长短不齐……”

  这项建议,从后来出版实际看,姚雪垠在最后定稿时,并没有采纳。虽然如此,但茅盾所耗费的心血,他还是深刻铭感于心的。在后来的文章里,姚雪垠认为茅盾“他是我的老师,也是真正知音”。

  四

  茅盾本人是作家,所以在评点《李自成》时,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功力。例如:“写李岩起义极有层次:对付知县的阴谋,嬉笑唾骂,目无群小,是第一层;见‘李’字大旗先怒而后释然,是第二层;读汤夫人信而心潮起伏,激昂与悲哀、徘徊与惘然,交织在一处,是第三层;下最后决心,处分家产,遣散家奴,是第四层;行军途中,三种面目对付三次不同人物的诱劝回头,是第五层;投奔闯王从红娘子发议,经过犹豫而终于下决心,是第六层……”这段评论文字张弛有度,十分有味。在读到一些精彩场面时,茅盾也不由得激情四溢,文采飞扬起来。例如谈及第二卷中“商洛壮歌”一章,茅盾用这样的文字予以点染:

  “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鹍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开头两章为此后十一章之惊涛骇浪文字徐徐展开全貌,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行文如曼歌缓舞,余韵绕梁,耐人寻味。”

  对于茅盾的点染,姚雪垠除去在艺术上受益,更对茅盾的人格赞叹不已。在茅盾81岁生日时,姚雪垠特地写出一首七律,寄呈祝贺:

  笔阵驰驱六十载,功垂青史仰高岑。

  平生情谊兼师友,晚岁书函泛古今。

  少作虚邀贺监赏,暮琴幸获子期心。

  手浇桃李千行绿,点缀春光满上林。

  诗中第二句,是推崇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应有位置;第五句里“少作”,指姚雪垠自己的小说《差半截麦秸》;六句“暮琴”即指《李自成》。“贺监”即唐代诗人贺知章。他曾赞赏后生李白为“谪仙人”;子期,即钟子期。用的是伯牙与钟子期琴音欣赏的故事。这两个典故,既夸赞了茅盾,同时对自己的作品和才能也颇显自负。

  1977年春节,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一个大喜日子,但是,当时国家大环境还不很稳定。怀着较为复杂的心情,姚雪垠写出一首七律,寄呈茅盾:

  曾经霜冻百花摧,春色含烟次第回。

  楼外五更多爆竹,胸中廿载是风雷。

  雄心勃勃山河壮,笔力迟迟岁月催。

  新作印成初到手,怅然无意觅茅台。

  诗前有一小序,说明写诗时的心情:“1957年深秋之季,开始动手写《李自成》,至今将满廿载。第二卷第一分册刚印成,尚未发行问世。以下尚有三卷稿子未就,任务甚重。老马长途,力与心违。今值春节之晨,百感交集,怅然寡欢。赋此一律,聊抒余怀。”

  茅盾当时的心情已经大为好转。接到姚雪垠的七律,他也立即相“和”一首:“雪垠兄以春节感怀见示,步韵奉和并请指正”:

  壮志豪情未易摧,文坛飞将又来回。

  频年考史拨迷雾,长日挥毫起迅雷。

  锦绣罗胸仍待织,无情岁月莫相催。

  高龄百廿君犹半,贺酒料应过两台。

  当时,姚雪垠常常向茅盾表示,除去《李自成》,自己尚有长篇历史小说《天京悲剧》在搜集材料和构思之中。所以,茅盾诗里最后一句,正是期望其能够陆续完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