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孔子》与国学传承研讨…
孔子“销售”彩票,何错…
孔子“卖”彩票,创意够…
孔子上福彩,反对者少见…
“孔子彩票”亵渎经典?…
孔子想上彩票?估计是爱…
楼宇烈:电影《孔子》究…
用学术尺度衡量《孔子》…
《孔子》:以素朴解构圣…
胡玫:孔子解释权在国人…
最新热门    
 
评《孔子》:黄钟大吕歌先贤

时间:2010-2-5 13:38:14  来源:人民日报

  电影《孔子》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了春秋时期孔丘跌宕起伏的后半生,以孔子在鲁国执政为开端,至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去世结束,以壮观的史诗场面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位人性的、鲜活而傲岸的孔子形象,刻画了孔子“仁者爱人”、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与抱负,以及为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而矢志不渝、不懈追求的精神情操与外正内修的高尚人格,是讴歌古代知识分子理想精神的黄钟大吕。

  《孔子》开掘孔子富有戏剧冲突的鲁国执政这段经历,融入孔子的学说主张,并将其《论语》等著作中的警句有机地贯穿其中,使得这部表现孔子理想精神的影片富有较强的观赏性,在冲突中展现出孔子的理想精神与人格魅力。礼治仁和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影片对此浓墨重彩。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纲纪废弛,纷争频仍,他一贯主张“行仁政”,“仁者爱人”,并在其当政之时推行实施。影片在有限的篇幅中,两次表现孔子与君王的施政对话。其所表达的“仁”、“和”,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的和合思想,是中国传承至今的宝贵文化资源。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在其从政期间积极推行“礼治”,颇有收获。影片选取其任中都宰的述职和任大司寇的情节段落。孔子以礼治中都,一年而面貌大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在任司寇时在全国推行礼治,以行仁政。堕三都,打击贵族、家臣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其政治实践虽遭遇当权权贵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其政治理想却广为传播。对于“仁”的表现,影片开篇即以孔子反对人殉的事例,亮出“仁者爱人”的儒家核心思想。小奴隶漆思弓差点为鲁国权臣季孙斯父亲殉葬,他逃跑后被孔子弟子子路救下收留。孔子借助早朝时讨论放生笼中用于冬祭大典而啄掉了自己尾羽的长尾雉之机,向惨绝人寰的人殉制度发起了犀利的攻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其雄辩有力的主张下,季孙斯等权臣被迫让步,鲁君废除了人殉制度。孔子主张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近者悦,远者来”的和谐理念,其“和”的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影片以“子见老子”巧妙而有机地传达出孔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仁爱和谐的主张。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过稳定政治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民族文化同化力的巨大作用。

  《孔子》将被添加了无数光环的“圣人”还原为“人”,影片以散文式的结构展现其周游列国的困顿窘迫,孔子一路历经饥寒和战乱,爱徒死亡,但他一直坚持传道,气壮悲歌,令人敬畏。影片着力表现了孔子终其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一路的颠沛流离,悲壮、凄楚,更增强了影片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为增强观赏性和感染力,影片设计了多处细腻生动的情节,如妻女相侍的温情,孔子冒雨离鲁跌进泥水仰天长笑的悲凉,为爱徒颜回暖尸的凄楚等片段,以及“子路扶冠就义”,感人至深。

  这是一部需要静心欣赏的影片,对于习惯了视听盛宴的大片快餐的人们,孔子思想的嵌入或许需要片刻的思考、领悟,周游列国的经历或许略显平淡,但是影片不愧于“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孔子》以艺术化的手法和严谨的创作态度将中国古代圣贤传播推行礼义仁和的大同政治理想的艰辛历程展现于银幕,既有跌宕起伏的政治纷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催人泪下的师徒之情、相濡以沫的夫妻柔情。影片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深邃文化,大气、厚重,有历史感,张弛有度,其中传达的仁和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有着其积极意义与普世价值。这是一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片,它对于中国电影如何表现先贤圣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对于如何将先贤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影像化的故事有机传达出来,将严肃的终极理想与电影这种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有机融合,无疑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影片的上映也将有助于让世界了解孔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乃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