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颐和园获赠2824件清末民…
“学”“习”之辨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
“学”与郭店竹简
清末民初中国古文献外流…
从“少年中国”到“老少…
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
略论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
对王曾瑜先生“学术批评…
论清末的《商法调查案理…
最新热门    
 
清末“学堂乐歌”:直接影响工农革命歌曲的诞生

时间:2010-2-16 15:43: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如把口头文学置而不论,只就真正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诗歌创作而言,恐怕真要从“学堂乐歌”算起。

  “学堂乐歌”的教授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从事音乐教育启蒙运动的先行者曾志忞,曾在1904年发表《告诗人》一文,对少儿歌曲的词作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看法,“童稚习之,浅而有味”是这位教育家提出的基本要求。

  “学堂乐歌”中的少儿歌曲,有描写学堂生活、课余生活的,如《兵操》、《赛船》、《春游》等;有寓意于昆虫等儿童趣味所及事物的,如《促织》、《蚂蚁》等;有借乐歌而宣传科学知识的,如《地球》、《格致》等。大多短小活泼,形象鲜明。

  《兵操》(沈心工词)用“男儿第一志气高”的字句带起,最后落脚在“操得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的爱国教育之上。《促织》则从“园里的促织声唧唧”起兴,宣传了兴办民族工业、自强不息的理想。词意浅显,上口易唱,气息的轻捷明快,趣味的年龄特点,都是这些少年儿童歌曲能够风行一时的成功之处。

  一般歌曲

  “学堂乐歌”中当然也有些属于上列3类歌词以外的、生活内容和题材比较广泛、适应于一般社会需要的歌曲。

  大约创作于1911年至1915年间的《苏武牧羊》,就是这一类的“学堂乐歌”。实际上《苏武牧羊》的词、曲来源都久已被人们遗忘,一般都以为它原来就是一首传统民歌。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19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这首歌词,采用接近口语的通俗文言,从语言风格到抵御外侮的思想,都可看出十分接近杨度被“学堂乐歌”选配入乐的诗歌《黄河》:“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

  一般歌曲中采用外来曲调的填词作品,可举李叔同的《送别》为例,这首歌原曲是奥德维所作,奥德维据以作曲的原词是《梦故乡,思母亲》,辞、情和《送别》相近。但从改填新词后,词曲声调的吻合、情趣意境的出于天然说来,却是极为罕有而不见斧凿痕迹的一首佳作。填词艺术的魅力,使这首歌在群众生活中长期流传,历久而不衰,充分说明填词传统在“学堂乐歌”运用外来曲调的重大作用。(摘自《黄翔鹏文存》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