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表示,希望高校学子成为昆曲的传承者。
作为选修课的昆曲,第一学期以青春版《牡丹亭》为案例。
青春版《牡丹亭》令学子如痴如狂。
全部由大学生演出的校园版《牡丹亭》计划在今年学期末公演,来自北大、北师大等高校的近80名昆曲爱好者参加了面试。
3月11日晚上,《经典昆曲欣赏课》在北京大学首次登台亮相。从今年开始,每年春季学期,北大都将用3个月时间向全校本科生系统介绍昆曲这门古老艺术。
近年致力昆曲推广的白先勇先生当晚到北大为学生上了第一节课。他说:“昆曲进入大学课堂,赋予昆曲学术上的新定位,将重新启发古典文化教育。”
昆曲进北大,并非第一次,此前,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就已经在北大校园上演数次,不过作为一门课程,还是第一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表示:“年轻人喜欢昆曲,其背后是整个国家和民族逐渐强大之后的一种文化自觉的觉醒。”
北大体内有昆曲的DNA
白先勇从2004年开始推出青春版《牡丹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昆曲能够走进校园。因为白先勇认为,“任何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年轻的观众,没有现在的年轻知识分子来关注,这种表演艺术的生命力就不会持续。我有一个信念,我认为美的艺术是普世的,是有普世价值的。如果我能做一部很美的昆曲,可能就会吸引大学生来看。”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昆曲传承计划,都跟北大有关。对此,白先勇说:“北大有很深厚的传统,上个世纪已经有吴梅先生等人扎下根基,开始传授昆曲课程,所以北大本身就有昆曲的DNA在里面,我想我们这一次重新设立昆曲课程,也是在恢复北大人文教育的老传统。另外,更重要的是,北大设立这个课程将对昆曲艺术在教育上给出一个定位,在文化意义上也给出一个新的诠释。我想这个意义更大。”
打造高校版《牡丹亭》
据悉,课程共分15次,第一期选定《牡丹亭》为个案,由不同老师从昆曲表现手法、与文艺思潮关系、舞台设计美学等角度全面诠释《牡丹亭》,课外还有影像观摩、示范教学等活动。
作为课程配套内容,北大将发动高校昆曲爱好者成立“昆曲工作坊”,打造校园版《牡丹亭》,所有演职人员均从高校学生中选拔并在期末公演。
白先勇虽然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但也是专业演员在表演,由仅仅受过短时间训练的学生公开表演尚属首次。3月18日,白先勇为校园版《牡丹亭》昆曲工作坊选拔学员时,80多名来自北大、北师大、传媒大学、人大、北理工、北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生报名参加。
最后,通过选拔的大学生们将接受专业昆曲演员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资质优秀的昆曲爱好者日后可参加工作坊。特别吸引人的是,在学期末将参演一部从演员到工作人员全部由大学生担任的校园版《牡丹亭》,并计划在北大进行公演。
选择昆曲希望提高素养
北大艺术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经典昆曲欣赏课”,原本只预设了120人的选课名额,可开学前名额就已爆满,为此艺术学院为这门课专门申请了大教室,并把这门课的规模扩大到200人。而在选修课开课的首日,白先勇竟发现,当天教室内居然挤进了400多名学生。
这些学生究竟是因为什么选择昆曲呢?是追逐时尚,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一位选修了这门课程的同学告诉记者:“我接触昆曲是从中学开始的,最早是和家里人一起去剧场看,就觉得特别美,虽然刚开始听不大懂,但是辅助剧场的字幕也能看明白。真正喜欢它的原因还是它能够营造一种非常高雅特别的意境,正是这个吸引了我,上大学以后,能遇上这么一门课程我觉得特别幸运,它的那种平静宁远让人沉醉。”
学习昆曲显然并不能对一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有所补益。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选择这样一门选修课是否对就业有帮助?另一位同学表示:“其实我所看重的并不是它能让我多多少就业的机会,这样的课程或者培训有很多,我去听课也没想着要怎么怎么样,更不用说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欣赏昆曲,是对自己文化素养的一个补充,这个东西可能不是实实在在的学历、技能,但它在未来发挥的作用我觉得应该会很大。”
成为“史上最奢侈的课”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