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张献忠是杀人魔王滥杀无…
清华美术博物馆将设立“…
曹操刘备葬哪引争议 专…
论“张艺谋”:大师浑身…
“草船借箭”主角是孙权…
韩国媒体评选年度关键词…
河南栾川县委书记“张三…
论诗歌的“空白”艺术及…
最新热门    
 
“张献忠屠四川”非造假 成都曾挖出万人枯骨坑

时间:2010-4-8 12:39:32  来源:四川新闻网-天府早报

  虽细雨连绵,但天府广场依旧游人如织。可郑光路却说,在张献忠死后的十几年里,天府广场一带曾经人迹罕至到了虎狼出没,麋鹿乱跑。为了证明张献忠屠四川的学术观点,郑光路昨日再次向记者提供了证据。“这是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也是张献忠屠杀成都人的明证。”

  史问

  往事并不如烟

  1644年到1659年,四川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军屠四川,还是张献忠屠四川?

  针对张献忠是否屠四川,学术界有两种观点。

  首先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深信的:张献忠确实曾屠四川,如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

  另一种观点是:明末清初时,四川确实出现大规模屠杀行文,但施暴者是清军,而非张献忠。清朝统治阶级为将这一暴行的真相掩盖,篡改历史,将责任推脱到了张献忠头上。

  其主要学术论证为:1646年,清军入关第二年,清军宣布张献忠已战死,四川平定。但在张献忠死后13年的1659年,清军才攻陷重庆。这相隔的13年中,清军在与谁作战?学者们推论:张献忠余部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搏斗。清军在这13年中将四川人不分兵民地进行了大屠杀。

  学者们还通过一份清军1649年的公告佐证这一猜想:“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史乱

  新南门挖出枯骨坑天府广场成动物乐园

  对以上两种观点,郑光路说,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张献忠杀进四川。同年9月9日攻进成都,建大西国。

  后清军逼近成都。“张献忠晓得大势已去,纵火烧成都‘成焦土’。两千年的古城,尽毁张献忠之手。”郑光路表示:“李劼人也说:‘元兵之残毒,也从未能像张献忠这样……一干二净!’我在《“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一书中,也用大量真实史料证明了这一点。”

  他随后又翻开了曾亲历乱世的沈荀蔚写的《蜀难叙略》,书中说:“时成都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也就是说,“当时的成都城实际上已变成超级野生动物园,虎狼出没,人迹荒芜”——连以前巍峨无比的蜀王府内(现市中心天府广场一带)也草茂林密。

  史料更记载了非常惊人的一幕:清军1659年带领一些陕西移民进入成都,还可以在老皇城中打到野味!

  郑光路说:“大西皇帝逃离成都前,又开始了一场中外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大屠杀。张献忠令士兵挖掘许多大坑,活埋百姓……2002年,成都新南门修路时惊现‘万人枯骨坑’,‘随处可见散乱的骷髅、腿骨……凌乱地堆放在工地。’”

  “张献忠进入四川3年,给四川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川西平原减少了近200万人口。”郑光路对张屠四川的理由,认为是他在占据成都后堕落为耽酒好色的“西朝皇帝”,不谋发展,只是不断在自己“国家”内“杀鸡取卵”一样地抢掠、剿杀,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军队的给养。

  史证

  外国人也曾记载万里桥边血流成河

  翻完中国的一些史料后,郑光路又拿出一本《圣教入川记》说,这是根据张献忠身边的“天学国师”、外国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原始记录写成的书,确切记载大屠杀这一天的准确日期,是1645年11月23日(张献忠战死前一年)。书里记录的屠杀如下:

  万里桥(现在的南门大桥)一带是最主要的杀人刑场。传教士被带到南门城楼上,亲眼目睹无数百姓被聚集于万里桥边沙岸,“一见张献忠到来,众皆跪伏地下,齐声悲哭求赦,云:‘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无辜百姓?何故畏惧百姓?我等无军器,亦不是兵,亦不是敌,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

  郑光路手指文字激动地说:传教士看到张献忠“不独无哀怜之意,反而厉声痛骂百姓:‘私通敌人!’随即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之反叛!’随令军士急速动刑……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惨绝心目,血流成渠……”

  史辩

  张献忠屠四川绝非造假

  郑光路说,近几十年来,有人常把记录张献忠暴行的中国史籍,斥责为“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污蔑”作为给张献忠“辩诬”的理由。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