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公共景观资源不能被少数…
国企能支持民族艺术?白…
庆祝厦大建校89年 易中…
浅谈傣族民间舞蹈的民族…
新疆少数民族特色传统—…
长调民歌:蒙古民族灵魂…
全国政协常委阿什老轨:…
民族文化认同与母语教育
80后少数民族代表张蓓蓓…
李东东:呼吁实施少数民…
最新热门    
 
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

时间:2010-4-14 12:19:0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55个少数民族目前都拥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家,一支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具有创作实力和创作潜质,富有才华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经形成;一些人口较少民族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书面文学作家,而且开始形成自己的作家群。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壮、彝、柯尔克孜、傣、哈尼、景颇、锡伯等民族的母语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蒙古族翻译家哈森,谈起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时倍感欣慰。在谈到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母语作品的翻译质量时她说,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出现了主题不断深化,题材日益多样的良好态势,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同时,创作主题更加深刻、内涵更加丰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就翻译而言,仅仅翻译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原其文学色彩,语言环境。文学翻译,是基于原著的二度创作。翻译作品前,译者一定要在尊重原著风格、语境、内容、结构的前提下,仔细斟酌怎样以最贴切、准确的语言文字,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语言风格。要在忠实原著、表达原著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发挥自己的翻译技巧,尽量避免编译,虽然编译可以使译文更像原创文章,没有翻译的痕迹。但是,像这样编译出来的作品,很容易失去原文的语境特色和语言风格,既无益于读者认识原著描述的特定环境,更无益于读者了解原作者的创作手法。就我个人的翻译经验而言,翻译家不要追求“编译”,翻译的“陌生化”是可以提倡的。因为“陌生化”的语言形态,对于读者的审美能起到在黑夜里打开一扇窗户的功效,凭窗而望,你会看惊喜地看到夜空中的流萤、飞逝的流星,嗅到异域的清醇草香。那种阅读带给你的愉悦与新鲜感,会使读者眼前一亮,这有益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彼此发现认同。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我始终坚守这样的文学翻译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民译汉”的翻译中,将少数民族作家真实的创作心态、情感、风格、语言、心理,以及作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准确地介绍给汉语读者;同样的在“汉译民”时,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将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学作品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少数民语读者。通过互相翻译,让不同文化地域的人们彼此心灵接近,增强了解,文化交融,促进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少数民族文学翻译质量是文学的需要,民族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的政治需要。

  把文字翻译提升到文学翻译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出版、评论、研究、教学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有序的规模体系。就如何更好地提升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质量问题,藏族翻译家降边嘉措认为,当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文学作品的翻译等同于一般读物和文章的翻译,采取“直译”和“硬译”的倾向比较严重,译文生硬、粗糙,缺乏文学性。主要的原因是译者没有充分认识文学翻译的特殊性,没有把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升到文学翻译,或者说艺术翻译的高度。原因是少数民族语种的翻译人才缺乏,从事文学作品翻译的人更加稀缺,由于社会对民族文学翻译的不重视,原本固守翻译阵地的一些翻译家,由于种种因素转行为创作、研究、教学、或其他领域。搞创作可以当作家,搞研究可以评研究员,搞教学可以当教授。可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在社会上就没有那么响亮,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调级、住房调配等方面处于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我们的翻译家要保持一种平常隐忍的心态,要耐住寂寞,守住清贫,坚守自己的职责,以自己对民族文学的责任感,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那些积极、美好的民族情感,伟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民族传统美德翻译介绍给兄弟民族,让广大读者认识和感受到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充满活力、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多民族统一的共和国形象。

  在谈到如何改变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出现“直译”和“硬译”的问题时,降边嘉措说,从事翻译,至少必须熟练地掌握两种文字,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最好能懂第三种文字作为参照系。我国一些著名的前辈翻译家都能精通三四种乃至更多的语言,因此他们翻译起来,就能全局在胸,笔下有神,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从而使翻译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语言文字要求更高。相比之下,搞创作、研究、教学等等,懂一种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能从事翻译的人,可以从事创作、研究、教学,也可以从事其他行业;而搞创作、研究,教学的人,就不一定能搞翻译。这说明,要做好文学作品的翻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进行艺术再创作,并不是懂得两种文字就能够进行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