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秘书回忆胡耀邦二三事:…
中央歌剧院将开启《绿色…
守护“中央文库”:宁可…
民进建议深化中央公益类…
中央和地方拨资金支持中…
民建中央:引导中国传统…
民盟中央:政府文化部门…
通讯:生活在城市中央的…
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
民国“中央电台”延安能…
最新热门    
 
中央和地方媒体超常规报道玉树抗震救灾

时间:2010-4-17 13:18:5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汶川大地震后不到两年,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伤口。这一次是7.1级,这一次在青海玉树,时间定格在4月14日7时49分。

  灾情发生后,国家在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预案,并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进入灾区,社会各界在数小时之内迅速行动起来。主流新闻媒体也毫不迟疑,用自己的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拯救玉树。

  奔赴震区,灾情就是命令

  为了让人们尽快了解灾区的情况,强震发生后,各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灾情予以关注,及时发布救援进展、医疗卫生、交通通讯、民政救助等相关信息。

  《人民日报》4月14日当天派出9名记者奔赴灾区,于4月15日推出两个整版的《抗震救灾特刊》,将权威信息和数据赶在第一时间发出。为弥补报纸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人民日报》携手人民网共同推出《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专题,通过现场直击、记者连线、视频播报等形式随时向网友传递救援信息。

  新华网在地震发生后立即推出相关专题,尤其注意发挥图片报道的优势,用更直观、更震撼的图片语言向人们传递灾情。截至4月15日清晨,新华网已发表记者从地震灾区发回的图片百余幅。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立即暂停常规节目,滚动播报地震灾情。截至4月15日,已有60多名中央电视台记者奔赴地震前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地震发生后立即推出《玉树紧急救援》专题报道,截至4月15日中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有31名记者奔赴灾区。

  呼吁援助,爱心托起希望

  时间就是生命,爱心就是希望。当前,灾区急需挖掘设备、医疗用品、御寒衣物、帐篷等救灾物资,为了使社会各界了解灾区的实际需要,使灾区群众得到及时救助,新闻媒体通过信息传递,呼吁所有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公众伸出援助之手。

  4月14日15时50分,人民网连线玉树州政府副秘书长黄立明,向网友发出“目前最急缺医疗设备、物资、食品、饮用水,以及防疫消毒液”这一信息,并公布爱心捐助热线。《人民日报》在4月15日见报的《抗震救灾特刊》中刊发题为《损毁严重,灾区急需帐篷药品》的报道,向读者传递了灾区最急需哪些物资的重要信息。

  新华网在相关专题中向全社会发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群众目前需求最迫切的物资为食品和药品”的呼吁。央视网开辟《震区面临困难》专区,通过图文并茂的报道,向网友传递灾区缺乏救援机械、缺少专业医疗人员、缺少救援药品、缺少救灾帐篷的信息。

  很多地方媒体也在地震发生后纷纷推出特刊,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地震灾区。《新京报》4月15日推出8个版的特刊《玉树7.1强震》,其中就刊发了《帐篷棉被医药,现在什么都缺》、《玉树副县长:食品还能撑两天》等报道,并面向全社会公布援助热线;《武汉晚报》4月15日推出6个版的地震特刊,刊发《夜里气温达到零下,灾民缺少帐篷很难熬》、《震中在县城附近,缺医缺药缺帐篷》等多篇报道。

  解疑释惑,科学研判震情

  海地7.3级地震、智利8.8级地震、土耳其6.0级地震、中国台湾高雄屏东县交界6.7级地震……今年以来,几次大的地震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而此次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又是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我国遇到的最大一次地震。近年来地震为何如此频繁?全球地震活动出现异常了吗?为稳定民众,使之了解基本地震知识、掌握一定避险技巧,很多主流新闻媒体都通过采访有关专家,对玉树地震进行科学解读。

  比如,《人民日报》在4月15日推出的《抗震救灾特刊》中第一时间刊发专家专访《研判震情,及时应对》,对“此次地震与四川汶川8.0级地震有联系吗”、“青海玉树是地震多发区吗”、“玉树地震的发生是否预示大陆地震活跃期的到来”等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新京报》4月15日在地震特刊中推出解读专版,刊发《青海地震与汶川地震有一定联系》等报道,告诉读者玉树地震对北京无影响;《武汉晚报》采访武汉市民防办地震专家,围绕玉树地震对“武汉4月6日发生2.2级地震,有市民担心,我们该怎么看”、“全球连续发7级地震,是否进入7级地震频发期”等武汉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作者:晋雅芬 牛春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