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专家研讨:“80后”,真…
评论家:“80后”作家中…
“80后”文学只是一个幻…
南华寺“80后”学僧的现…
湖南卫视《8090》被挑刺…
“80后”掀起相亲潮  不…
渝80后美女秀彩绘技法 …
吴敬琏的80岁之殇
80后集体怀旧网上掀风潮…
二战登陆艇弃留引热议 …
最新热门    
 
对“80后”的评价并不趋于凝固

时间:2010-4-17 13:18:59  来源:文学报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讨论同龄人的创作。从自身的一个疑惑谈起吧。据说现在被认为是最真切地表达出“80后”生活状态和经验的作品是《奋斗》、《蜗居》,其实这些作品、影视剧的主创人员不是“80后”,有网友总结过这样一个等式:“50后导演+60后编剧+70后演员=80后生活”。我当然不是说“80后”的经验只能由“80后”来表达,文学力量强大本就在于沟通,文学的经验原可以在不同代际间渗透,而是奇怪“80后”有如此强大市场号召力,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被命名、被描述、被代言的群体?这实在是一个悖论:一方面“80后”写作如泡沫般膨胀,但同时这样的写作是否将自我一代人的经验有效表达出来了?何以没有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

  不知道同龄人是否还记得一件往事: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当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为题记录了此活动。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该事件中的“中国孩子”正是成长过程中的“80后”(尽管当时还没有发明这个称呼)。在这可能是第一次以舆论话题的形式对“80后”的社会评价中,我们被描述为“让人失望的一代”,因为在未来的全球化格局中无法为国家提供充分竞争力。此后对“80后”的社会评价鲜有正面描述。转机是2008年汶川地震,“80后”在救灾中的表现赢得广泛赞誉,一举颠覆先前人们的认识,此后媒体对“80后”的社会评价明显趋于正面、积极,类似“感动中国”、“撑起中国的脊梁”等字眼纷纷占据视野。

  以上简要梳理是想说明社会对于“80后”的评价并不趋于凝固,“80后”自身的经验和文学表达更是千姿百态,研究者面对这样的“生长时刻”,任何截断横流式的判断都要谨慎。作为创作者更应该有此自觉:不甘心被形形色色的论断所框范。我很推崇徐明霞的散文《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把自己想象成随物赋形的液体是很好的意思,舍身到各种各样的境遇里去丧失掉一个固定的自我,同时也就收获了一个更丰富的自我。

  作者:金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