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许昌夜出现不明飞行物 …
全国“十二五”文化发展…
地质专家:巩义水晶宫几…
江油李白专家提出十大史…
文化产业启动金融引擎 …
张国勇等专家热议:交响…
赵本山“被研讨”,闻“…
专家:高青陈庄西周遗址…
历史文化名城专家曾一智…
专家:老城区改造在保护…
最新热门    
 
专家研讨:“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

时间:2010-4-17 13:19:05  来源:文学报

  “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

  上海作协与本报共同主办的“上海80后作家群研讨会”上,与会者探讨——“80后”,真实写作现场在哪里?

  4月12日,由上海市作协和本报联合主办的“上海80后作家群研讨会”在文新报业大厦举行。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胡殷红代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同志致辞。上海市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臧建民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主持。沪上“80后”作家代表周嘉宁、小饭、苏德、徐敏霞、张怡微、许佳、王若虚等与在场数十位专家、学者、评论家张颐武、杨扬、葛红兵、何平、刘绪源等共同就“80后”作家十年以来的创作发展、写作环境及未来趋势展开讨论,并就年轻作家们在创作中的优劣得失等实际问题深入探讨。

  “80后”的头衔

  从“80后”的概念诞生迄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当时的年轻人已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中不少人已步入而立之年,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历史临界点,不该再是讨论,而是重新认知‘80后’与他们的写作。”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评论家刘绪源进一步指出,“80后”不应当被看作是与前、后孤立而横空出世的一代,历史只给了一个所谓“断代”的假象,他们的写作是一个动态变量,随着年龄、读者群、阅读兴趣、出版商趋向和作家本身的创作倾向和艺术趣味而不断在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则质疑了“80后”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适当性。他提出,对于“80后”的写作,不能简单试图去整合他们的写作情况:“我们对于他们的衡量无外乎市场销量及是否能进入文坛,成为‘接班人’为标准,其实除这两种标准之外的独立写作大量存在。他们拥有独立经验、体验、语体、修辞,是相当成熟的写作个体。我们不能再以‘代’而论,而应当多关注‘个’。”他同时认为,当下关于“80后”的很多讨论,都是建立在想象、假定和虚拟之上。谁在经营“80后”的写作,谁代表典型的“80后”,谁消费着“80后”的作品,很少有实质性的研究,“‘80后’的真实写作现场,究竟在哪?”

  文学VS市场

  在对于“80后”写作的探讨中,张颐武认为,与前辈作家相比,“80后”的写作具有结构性特点,他们主要依靠出书和网络写作两种途径走向文学,而这两种途径恰是当下文化和消费一代的表现。“他们的写作可以说描摹了消费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他说。对于当下网络写作,张颐武划分了两种路径:“一个是韩寒式的片段写作,通过时事性言论获取巨大影响力,但这种写作在产业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另一个是如盛大网络作家群等的批量生产机制,带有一定垄断性。”在这几种趋向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文学市场正向西方文学市场靠拢,形成相对精简的纯文学市场和庞大的畅销书市场。

  评论家夏烈多年接触网络文学及类型小说,他认为,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纯文学很难摆脱产业和消费而独立存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当文学和市场交融时,如何保持文学的品质。”他也表示,对于纯文学的肯定不应当代表对其他写作的否定,“对于类型小说和网络文学,我们批判得很多,讨论得太少。此类小说的审美规范、与市场关系、文本研究和资本介入后的做法,我们都没有仔细研究”。

  上海译文出版社世纪新文本出版中心总编辑赵武平表示,国外文学的市场运行机制已经逐渐成熟,在纯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在国外‘80后’作者的写作中,对于人的命运、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十分常见。他们不迎合出版社、不讨好读者,公共图书馆、学院和大量基金会都能够给他们提供写作资助,这为他们的独立写作和发挥提供了良好基础。”

  与传统断裂?

  讨论中,不少评论家提到“80后”写作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扬常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审,见证了“80后”作者在写作方式和表达内容上的不断演变。他认为,在社会结构转化的同时,文学结构的变化是必然的。“我们原来的文学面对的是一个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国家意志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由国家意志组织起来的文学到‘70后’基本告一段落,逐渐成为主流的是社会、市场的意志。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作家们如何去写?”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认为,继“断裂一代”之后,“80后”写作可以被称作是“后断裂”的一代,他们不再表达政治焦虑,而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出消费焦虑的情绪。“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消费文化景观的呈现者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