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赵本山与众专家论辩电视…
专家:“周立波现象”有…
专家提出地震成因新观点…
电视交友节目引热议:真…
《闻鸡起舞》特种邮票保…
许昌夜出现不明飞行物 …
专家研讨:“80后”,真…
地质专家:巩义水晶宫几…
江油李白专家提出十大史…
中学英语试卷出现犀利哥…
最新热门    
 
专家热议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需由“物”及“人”

时间:2010-4-19 14:55:43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说。

  从“静态”到“动态”和“活态”

  人们对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认知理念是日臻成熟的。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世界遗产体系增加了文化景观遗产这一新的类型。1993年,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第一处文化景观遗产。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66处文化景观世界遗产,而我国的庐山和五台山也位列其中。鉴于世界遗产数量不断增加、保护压力不断增大导致申遗门槛的提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认为,根据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多元特性和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中国今后在文化景观类型方面的文化遗产提名将拥有较多机会,而最新消息“中国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申报文本已经通过了形式审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其实与申遗策略相比,文化景观概念的出现更加改变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作为保护的对象的价值认识,使人们得以从新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遗产,文化价值开始在遗产价值中凸现出来,并越来越多地成为遗产的核心价值。吕舟认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其促进了对遗产从点到面的保护,促进了对原来可能是作为遗产的背景环境的重新思考,促进了对遗产完整性的重新思考,促进了对由历史纪念物、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共同构成的从点到面再到线的新的国家遗产体系的形成。

  从“静态遗产”到“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的保护,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单霁翔表示,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和视野的扩大,现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可移动与不可移动遗产、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框架之间的壁垒必将被逐渐打破,这将直接影响到对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理解和评估,也就必然影响对其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深化。而在保护实践中,重视仍保持着原初或历史过程中的使用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等“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的保护已经开始。

  作者:云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