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专家解释“志哀”与“致…
专家:冰岛火山灰在北京…
“谋略型”书籍走俏 专…
中国学者吁重视川、甘、…
专家与管理者的提醒:全…
农民600元造木牛流马 专…
学者:汉语不会消亡 也不…
专家:恐龙换羽非一步到…
专家:范伟幽默更有内涵…
全景展现成都街巷变迁 …
最新热门    
 
专家学者谈网络文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

时间:2010-5-5 11:02: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

  ——专家学者谈网络文化建设

  开篇的话 聊QQ、上论坛、写博客、发微博……网络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可否认,网络文化有其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另一面,有的甚至是低俗的文化垃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特别是广大家长的忧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本报为此特别推出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系列报道,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如何实现网络文化良性发展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

  光明网也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专题,推出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调查。欢迎广大读者关注这组报道,并参与调查,为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种种网络文化热点现象层出不穷:

  “围脖”成为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纷纷开通自己的微博客,大批网友成为代表委员“围脖”粉丝;

  一位市委书记的博客累计访问量已突破300万次,他最近刚贴出的一篇博文访问量也已接近2万次;

  “种菜”、“摘菜”游戏在网上流行,“摘菜”迅速成为流行语,甚至出现在一些名校今年的自主招生考题中……

  这些现象能否代表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哪些显著特征?如何建设网络文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网络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状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去年底已达3.84亿,预计未来3年内将超过5亿;去年新增网民中,75%来自农村地区,网民分布日趋均衡,与现实社会民众分布状况更加接近。在当前一些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的观点已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征。人民网舆情分析师王俊岭认为,这体现了网民素质的提高,他们有了更成熟的心态、更强的思考能力。

  “中国社会日趋多元,文化也日趋多元,网络当然也不例外。而且,由于网络不受现实社会中各种身份、地域的限制,这种多元化的特征显得更为突出。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惠芬说。

  较之传统主流文化,典型的网络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媒体”或者说“个人媒体”的特征,博客、微博客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在网上,每个人都可能有一种自己的网络文化。”80后作家陈伟军说。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指出,这种建立在“自媒体”基础上的文化,以及网络社区文化、网络搜索文化、网络游戏文化、网络购物文化等,是对传统主流文化一种丰富而有益的补充,可以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甚至每个人的不同口味。

  青年女作家黎阳说,正是由于网络文化具有显著的多元特征,一些在现实社会中极个别的现象,通过网络的传播,经常会获得与实际不符的夸大效应,使网络文化表现出极端的特征。这些极端网络文化现象往往瞬间走红,又迅速退场。

  “这些极端现象虽然不足以代表网络文化的主流,但也是网络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潮流,”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指出,应该深入了解网络文化的多样形态,鼓励并大力发展适应青少年网民成长需要的文化,同时努力消除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透过潮流把握主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

  “关注网络热点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这是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包括权威网站在内的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南京审计学院网络经济专家盛晓白教授强调,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应带头积极上网,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当前,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开博已不是新闻。然而,在网民的热切关注下,许多博客却出现了“空壳”现象:一些博客几乎没有内容;更多的博客也只是一时“跟风”,虎头蛇尾,长时间不更新;有的全是讲话稿、致辞或只是转发自己已在传统媒体发表的理论文章,访问者寥寥。

  刘惠芬说,现在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对电脑、网络了解很少,根本不用,也不会用。或者只是把网络当做一种工具。有些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