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山东阳信县:抢救民间艺…
国家文物局启动玉树灾区…
地震灾区羌藏文化遗产抢…
从北川到玉树 为抢救文…
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文…
大连建成世界首家可透视…
玉树禅古寺损抢救正进行…
玉树文物宗教品抢救 当…
青海震区:重点佛教建筑…
南京市将“抢救性发掘”…
最新热门    
 
大连抢救性发掘5座汉墓 近2000年后重见天日

时间:2010-5-28 11:52:58  来源:半岛晨报

  5座汉墓 近2000年后“重见天日”

  时间:昨日

  地点:长兴岛

  新建的铁路即将穿过一处汉墓群,两者发生“冲突”后,汉墓群的存在变得岌岌可危……日前,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兴岛西礓坡汉墓群遗址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5座汉墓时隔近2000年后得以“重见天日”。

  5座汉墓“重见天日”

  昨日,记者来到长兴岛西礓坡汉墓群遗址,一群忙碌的身影立时进入记者的视野,墓室已经基本挖到底部,现场工人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有挥锹铲土的,有用铁铲一点点剔除浮土的,专家不断叮嘱工人:“小心点!轻点!”现场专家有的绘图、有的照相……

  记者看到发掘现场的墓葬已基本清理出来,墓中的随葬品清晰可见,只是墓中人的尸骸多已腐化成暗红色的泥土,只留下少量的骨片。其中一座墓室内放置着几个碎裂的陶盆、陶罐,其中一个大白陶瓮十分引人注目,虽有破裂,但基本外形依旧保存完整,“还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 ”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在一座墓中发掘出一具保存较为完整的尸骨,极具研究价值。

  据介绍,这几座墓葬年代相近,年代在魏晋时期,最早到东汉末期。其中一座为砖室墓,其余是石板墓。记者在现场看到,砖室墓四壁为青石砖纵横排列堆砌而成,跟现在一些农村地区的院墙有些相似,四壁、墓底的砖保存完好,墓室一侧墙外挖了一个1米多见方的通道。“其实这就是这个墓室的门,棺椁就是从这里推进去的。 ”考古人员说。

  尽管在墓中发现随葬品,但聚集在此的考古界专家们分析:这些汉墓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遭受过破坏,“按常理说,墓中的随葬品不会这么少,至于什么时期被破坏的,那就不好说了。 ”专家告诉记者,五座汉墓的发掘工作很快将完成,届时考古人员会将现场出土的文物、尸骨,甚至有价值的砖石全部转移,再进行深入的研究。

  抢救发掘岌岌可危的汉墓

  据介绍,长兴岛西礓坡汉墓群最早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三普”时普查队员曾对该墓群进行复查。一条拟建的铁路将穿过该墓群,使得墓群的保护提上日程,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派专业人员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人们的印象里,考古工作者是拿着小铲在野外发掘文物的人。“如果考古这样简单,那和掘墓人有什么区别?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考古并没有那么神秘,却又非常不简单。同时,野外考古的艰辛也非常人所能理解。

  记者了解到,考古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比如在一片未发掘的土地上,如何准确有效地找到墓室呢?考古队员采取的是打探眼的方式,从“生土”和“熟土”上来判断墓室的位置。记者在发掘现场周围的空地上,发现许多10多厘米深的空洞,“这些就是探墓时打的探眼。 ”

  在发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不会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现场被精确地绘图记录下来,包括每一件出土文物的原位置等,通过随葬器物的多寡、种类不同等一系列数据,分析墓葬主人的性别、年龄、身份;根据墓室填充物的成分,来判断墓室年代的远近等等。

  大连地区汉墓并不少见,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多个区市县发掘出汉墓群,尤以沿海地区为多,有的多达数百座。从汉墓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可见当时的大连地区特别是沿海一带人口已相当稠密。

  记者佟亮 见习记者潘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