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谁愿意写不能被影视改编…
广电蓝皮书:国产电视剧…
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影…
曾庆瑞:电视剧文学剧本
中影联合被债权人申请破…
影视剧维权成本高 网络…
中国国际新媒体影视动漫…
世界首台大型山水实景音…
中国电视剧论坛“跑题”…
“新三国”很颠覆 历史…
最新热门    
 
影视剧“回锅肉”真反胃

时间:2010-5-30 11:33: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回锅肉是餐桌上的一道经典菜肴,如今,影视界也正在流行这道大餐。打开电视,正热播的电视剧好多都是熟悉的名字,四大名著的翻拍剧就更不用说了,新版《三国》正在四家卫视热播,《西游记》甚至出现了浙版和张纪中版两个翻拍版本,新版《红楼梦》也将于近期播出。

  当然,在把经典反复“回锅”、观众几乎要腻味之后,影视界的翻拍也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如电影、电视剧互相翻拍。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手机》翻拍自同名电影,票房大户《建国大业》、《风声》也纷纷开拍电视剧版,就连还未上映的《唐山大地震》都在拍电视剧版。而电视剧“回锅”后“端”出电影的也不少,已上映的有《马文的战争》,即将上映的还有《潜伏》和《将爱情进行到底》。还有所谓的“未老新拍”,江苏卫视就宣布要斥资8000 万元,翻拍《永不瞑目》、《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三部海岩经典电视剧,而这些作品播出也不过刚刚几年。

  经典“回锅”、冷饭热炒,尽管又进行了多重工艺的加工,但能够超越老版、得到观众认可的却凤毛麟角,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翻拍剧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那么,业界为何对翻拍还如此热爱呢?

  “我认为以后电影和电视剧的互动会非常多,因为这样一来营销就完全不存在问题。”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的一句话可谓切中肯綮。的确,得益于原作的口碑和影响力,翻拍剧往往在宣传营销上既省钱又省力。以电影《风声》为例,其宣传费动辄上百万元,海报恨不得遍布各大城市的公交、地铁宣传栏,再加上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在电影热度未散尽之际翻拍成电视剧,当然经济又实惠,且未播已声名在外了。无怪乎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在电影未上映之前就已开拍,“借着电影的势头再热一把,不仅卖剧不成问题,收视率和人气也能有所保证。”不愧为上市公司,华谊兄弟这笔账可谓算得“门儿清”。

  此外,翻拍剧的原作品一般都是经典剧,投拍这样的作品风险系数小,资金回笼有保障,所以,有的影视从业人员认为这是一种“借力”的新产业模式,用最经济的手段、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益,何乐而不为?

  若是开餐馆做生意,想尽一切办法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无可厚非,回锅肉能赚钱那就尽量回锅。但问题是,影视作品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商品,它有艺术性和精神追求,而这一点也正是影视作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翻拍可以节省成本,可以最大限度的“借力”,但以利益最大化为指导思想的“借力翻拍”在艺术上却鲜有大作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翻拍剧在艺术上很少有超越原作品的。如浙版《西游记》,虽然特效增加不少,拍摄手段也更加进步,但观众心中的经典依旧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版。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如果活跃在荧屏上的永远是那几个人物和烂熟于心的故事,即使换了个做法,又加了点调料,也难保观众不会反胃。

  从某种意义上说,翻拍的盛行即意味着原创的缺失,正是影视界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经济危机中,影视业逆势而上,一片红火,让许多人开始眼红这块蛋糕,但多数人都醉心于“坐收渔翁之利”,而不愿在原创剧本上多下功夫。岂不知原创虽费力又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原创的作品极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若是人人都翻拍,观众迟早会厌烦,到时候,恐怕翻拍剧仅有的营销上的优势也会丧失殆尽。

  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影视创作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为何非要死缠住过去的经典不放呢?如果能投入更多的资源做原创,相信影视剧一定能更精彩。

  黄 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