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北京大学教授梁英明新著…
重庆将出版100部书讲述…
韩寒昨澄清传言:难道我…
中国童书出版:从童心说…
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最…
史上最牛京剧汇编出版 …
出版业如何对接数字终端…
中国新闻出版报:媒体应…
新疆最大出版物交易中心…
孙寿山:加强网络出版管…
最新热门    
 
人大出版社社长:《务实求理》深刻思考治国理政

时间:2010-6-6 12:02:12  来源:大众日报

  这部著作为我们揭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艰难探索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让我们体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智慧。

  李瑞环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传奇故事。大家知道,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从一个农民、一个工人,后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他之前还没有过。他是真正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卓越领导人。几十年来他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积累了卓越的领导智慧、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讲,他也有许许多多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我们从他大量的讲话和文稿中都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务实求理》这部著作已经突破了李瑞环同志前两本著作从哲学角度谈问题的特点,所设16个题目的内容涉及到了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李瑞环同志在地方和中央工作期间许多重要的思想、重要的观点以及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制定的情况。相当一部分重要文稿和讲话都是第一次公开全文发表,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专门走了解密程序。本书成稿之际,编辑组同志请作者确定书名,作者信手写了“务实求理”四个字。我们理解,“ 务实求理”四个字,既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人生经历、经验的主要体会,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对文风的某种希冀或倡导。

  《务实求理》一书是从李瑞环同志数百万字的重要文稿和讲话中遴选出来的很少的一部分,但是这不多的117篇重要文稿和讲话很好地反映了李瑞环同志对若干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反映了他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和特点。

  《务实求理》体现了李瑞环同志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李瑞环同志不论是在基层领导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党和国家领导工作岗位上,心中总是装着人民群众。即使是现在,每每聆听他谈论天下大事,还是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他心中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李瑞环来自基层,始终没有忘记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老百姓感觉李瑞环与他们比较贴近,就是因为他做了大量的实事,为人民办实事是他的风格。例如他十分关心天津大港油田职工找对象的问题,动员妇联等组织真正为大龄青年着想,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找对象,赢得了石油工人的好评;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倡导尊老敬老和“家和万事兴”。他对许多重大的民生问题都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例如他十分关心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对目前的高房价十分忧虑,他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提出每家要有一套自有产权的住房,认为这一提法脱离中国实际。那时中国有11亿人口,有多少个家庭啊!每一家都要有一套拥有自有产权的住房,第一个解决不了,再一个一定要出问题。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老百姓建廉租房。这样的事例有许多,我觉得从中可以感受到李瑞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务实求理》体现了李瑞环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全书贯穿着的一条主线就是书名所体现的“务实求理”四个字,找问题、想办法、谋措施、定政策、求结果,都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取得实际效果,这是李瑞环同志工作的最大特点,也是他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

  《务实求理》体现了李瑞环同志倡导刻苦学习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精神。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民主建设、人民政协建设、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民族文化建设等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从《务实求理》一书中看不到八股式的文字,看不到被人们习惯了的理论文章的模样,但是阅读他的重要文稿和讲话,又深感其理论基础和理论说服力很强,他把理论的力量寓于平直的语言之中。他主张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决不用两句话,不赞同文章戴帽穿靴。我想这也反映了他个人的特点。

  这部著作为我们揭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务实求理》一书中的每一篇重要文稿和讲话都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针对性,都有一个很重要或者很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它自然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幅历史画卷,对许多问题的论述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这部著作向我们展示了艰难探索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他不断告诫大家,要防止五种情况迷信,这就是怎样对待“书本”,怎样看待文件,怎样看待经验,怎样看待权力,怎样看待“公认”。我们现在有没有迷信?我看更多了。当我们真正做工作的时候,如果不与实际结合,如果思想上有很多框框,怎么能搞得好?

  这部著作让我们体会了解放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