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余秋雨出任青歌赛考文化…
余秋雨为老人“退隐”青…
青歌赛素质考核再现“雷…
余秋雨强势回归 网上关…
青歌赛个人决赛将开战 …
青歌赛“请回”综合素质…
当青歌赛恋上余秋雨
青歌赛恢复“素质考核”…
青歌赛有选手反复参赛 …
总分第二却被淘汰 青歌…
最新热门    
 
青歌赛选手频出洋相:马可·波罗明代来中国?

时间:2010-6-12 12:43:0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青歌赛缺乏关注 余老师再度出山

  余秋雨成“及时雨”

  □记者 王昊  

  “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单项决赛已于6月9日晚拉开帷幕,本阶段赛事将持续到6月26日结束,按照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的顺序共赛18场。虽然要看青歌赛的最高潮——颁奖晚会尚需等到7月2日,但单项赛的开赛已经为观众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新看点”——在之前团体赛中取消的综合素质考核环节“复活”,而多次出任综合素质评委的余秋雨也再次登台,坐镇全程比赛,受到多数观众的欢迎,成为青歌赛的“收视率拯救者”。

  自食其言为救急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上届青歌赛余秋雨曾因备受指责表示“再不参加青歌赛”,而这次再度出山,无论如何是属于“吃了吐的”。所以,他一亮相,便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本次时间短,只有十几天;二、央视盛情难却,又能宣传文化知识,何乐而不为?最后,甚至还以一句“以后我参不参加,还要另说”收回了之前的“退出宣言”。

  据业内人士分析,青歌赛之所以力邀余秋雨出山,主要是出于收视率方面的考虑。

  在不久前的团体赛上,残酷的“淘汰机制”并未给比赛带来看点,收视率大不如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视相关领导硬着头皮到上海“三顾茅庐”请余秋雨出山。对此,余秋雨的私人秘书金克林证实说:“央视领导特地飞到上海三请四邀,余老师实在是盛情难却。”央视的“诚意”还表现在为余秋雨临时修改比赛规则上:原本规定选手要在1分钟内回答三个问题,但由于余老师太“啰嗦”,一度出现了选手只有2秒答题时间的状况,为了让余老师充分发挥,央视当场修改了规则,余老师发言不受时间限制。

  选手频频出洋相  

  在上届青歌赛上,余秋雨的“口误门”虽然受人诟病,但也成为让不少观众开心的元素。比如“鲁国太弱小,所以不属于战国七雄”、“孔子是战国后期人”、“莎士比亚是1916年死的”等。

  而本届比赛则不然,观众“审丑”的兴奋点转向了参赛选手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史记》?……对不起。”选手当然知道自己是在蒙答案。“马可·波罗什么时候来到中国?”“明代?”“《马可·波罗游记》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写的?”“不知道……”。一位选手离谱地将豪放派词人回答成《水浒传》里的晁盖,还有一位选手执著地将画圣吴道子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都说成是齐白石,令第二现场的音协主席徐沛东都坐不住了,他一拍大腿对主持人说:综合素质评委可真不容易啊!确实如此,即使是简单到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样的简单问题,也有选手答不上来。

  屡给选手找台阶  

  几场比赛下来,不少观众开始在网上“表扬”余秋雨。有网友表示:“就是为听余老师的点评才看青歌赛的,不然我才不会坐在那儿好几个小时呢。”多数支持余秋雨“回归”的观众引用主持人张泽群的话说:“青歌赛,不能没有余秋雨!”

  虽然也有观众为选手鸣不平,认为余秋雨喧宾夺主、出题太难、故意卖弄、让选手出丑,但多数观众则反驳说:难道为了让选手不受伤害,就得问他们小学或幼儿园水平的问题吗?

  余秋雨这次能够逆转上一届的“霉运”,重新赢得观众,确实是下了工夫的,最主要表现为对选手十分耐心。比如,当选手将《诗经》回答成《史记》后,余秋雨忍不住为其找台阶:“《史记》虽然也很重要,但它不是诗。”当选手将马可·波罗来华的元代说成明代时,余秋雨也为其打圆场道:“马可·波罗最后一次离开中国的时候,离明代已经不远了。”

  此外,余秋雨此次明显是有备而来,当评委也不忘“充电”。据了解,余秋雨此次当评委还带了几本环保方面的图书,“余老师看到主办方的考题后,准备答案只有两小时,他又没有上网的习惯,所以解答问题基本上是根据平日的积累。环保是他所不熟悉的,所以特意带了几本书”。

  素质考题不算难  

  当然,除了余秋雨这个最大的“看点”外,本届青歌赛的个人单项决赛还有不少新变化:

  在这一阶段,除原生态比赛外,其他组都将保留综合素质考核。考虑到原生态选手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情况,比赛将变往年的客观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