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专家推测五千年前大地震…
启请佛顶骨新发现多 千…
秭归端午节前“民祭”屈…
云南茶马古道源头千年古…
沉睡地下千年的金中都首…
镇江千年古刹藏会升高的…
中国科学家揭开长城千年…
“子孙争产”,一出演了…
诸葛亮躬耕地争论上千年…
《大梦敦煌》 十年热舞…
最新热门    
 
瘗藏千年佛顶骨盛世重光 有太多的奥秘待解

时间:2010-6-13 12:29:59  来源:现代快报
中间还有非常清晰的发孔。盛世重光的时候,现场信徒长跪,双手合十,感受佛光普照。一位专家说:“这块佛顶真骨可能是记载的相对小的那一块。”

  很多人都问,这个佛顶真骨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不规则?台湾星云大师说:虚空无相,无所不相。不要去问,这到底是不是佛顶真骨?什么形状?多大?多小?多长?只要我们心中有佛祖,佛祖就在我们心里。

  在发布会上,很多记者问,为什么佛顶骨会发黑?华国荣解释说:供大家瞻仰的佛顶骨是能够和文献记载对应上的。“文献记载就是黄白色的,你们仔细看,就是这样的。”

  解密3:长干寺、大报恩寺同一个地宫?

  专家:大报恩寺沿用了长干寺的塔基

  从2007年开始至今,中华门外长干里的考古发掘已经有3年多了。昨天下午,华国荣透露,所有的考古发掘都将于今年底结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大报恩寺的考古发掘谜团全都破解了?虽然考古专家们已经发现了大报恩寺塔的塔基、香水河等,但是,至今为止,依然没有找到大报恩寺塔的地宫在哪里。

  那么,大报恩寺地宫和长干寺地宫是不是就是同一个呢?华国荣说,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大报恩寺塔基沿用了长干寺塔基是没问题的,但是,大报恩寺有没有再造地宫,那就很难说了。早在600年前,大报恩寺塔还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台阶,而在文革期间,这个台阶已经被化为了尘土。会不会大报恩寺自己的地宫被毁坏了也很难说。“但是,沿用长干寺地宫也是未尝不可。”

  解密4:感应舍利几颗?

  专家:是否是10颗要回去检测

  “感应舍利十颗”,这是石函、丝绸上都有明确记载的。昨天,方形银函启请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装着舍利的琉璃净瓶,启请的时候,现场的专家不禁喊道:“这个慢一点!这个一定要慢一点!”因为这个琉璃净瓶很薄。随即,专家们把琉璃净瓶放到了显微镜下,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里面米粒大小的舍利子多数是乳白色,还有的是黄色,有一枚是黑色。

  在随后启请的长方形金棺中,又露出了3个琉璃净瓶,这些瓶子中也装有舍利子。不过,记者发现,栖霞寺藏经楼内供奉的是从方形金棺中启请出来的琉璃净瓶。

  它们就是感应舍利吗?这些感应舍利究竟一共有多少颗呢?曾经主持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的专家韩伟向记者介绍说,感应舍利的来源很值得研究,很可能是梁武帝在大同四年供奉过的舍利,非常珍贵。当时,梁武帝把舍利子用水盛着放在碗里,其他舍利都浮了上来,只有最小的一颗就是沉在碗底不动。梁武帝拜了又拜,一共拜了几十拜,这颗舍利最终才浮出了水面。那么,昨天现场供奉的究竟是不是感应舍利呢?专家解释说,这个还需要检测。

  韩伟介绍说,当时法门寺地宫出土佛指舍利,为了鉴别真伪,他用舌头舔了一下。而这次,专家介绍说,需要用仪器探测一下,才能鉴定出来,哪个里面是诸圣舍利,哪个里面是感应舍利。而且,感应舍利是不是就10颗,也要回去做检测以后才能得知。

  解密5:舍利如何保护?

  专家:要相信科学而不是眼睛

  昨天,佛顶真骨供奉现场,记者看到佛顶真骨保存状况较好。不过,这并不能让文物保护工作者安心。在历时千年的瘗埋中,因为铁函进水,阿育王塔整个泡在水中,作为骨质文物佛顶真骨变化情况如何?它发黑的颜色是不是因为氧化反应?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评估。

  其中最让人担心的是水浸文物的保护问题,当初法门寺佛指骨舍利刚出土时,因为浸水而软得像面条,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将圣物泡在乙醚中长达1年零3个月,将舍利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乙醚具有高挥发性,通过创造合适的环境,使舍利快速完成脱水过程。20多年过去了,法门寺佛指舍利保存状况仍然非常好。

  主持法门寺考古工作的韩伟说:“在这方面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要相信科学分析,现在高分子材料更多,长干寺佛顶真骨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昨天,藏经楼内供奉了七宝阿育王塔。从铁函中请出一年多,“塔王”看上去保养得很不错。不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清林介绍,阿育王塔的保护是个难题。造塔时用檀香木制成塔身,接着将各种宝石嵌在塔身,最后将有孔洞的鎏金银皮蒙在塔身上。阿育王塔干燥后木胎缩水近10%,相当于“瘦身”后小了一号,那么它和银皮就发生了错位,宝石无法既嵌在木胎原位又从银皮的孔洞中露出。如果找不出让木胎“长大”的办法,那么就需要“脱胎换骨”,用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