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6月12日电(记者 冽玮)6月12日是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地处内陆的陕西首次向公众开放考古工地。除了揭开神秘的考古面纱,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专家还以互动的形式与公众“零距离”接触。
陕西境内文物资源丰富,已发现古遗址10487处,全省107个县区都有古迹分布。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为有效地保护文物,此间文物部门就涉及各类基础性建设项目签署考古调查勘探协议589项,面积3864万平方米,遗址434处,出土各类文物80000多件。
为拉近公众与考古的距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办了“文化遗产日•汉代记忆”大型公众考古活动。选取的是正在发掘中的位于西安南郊的西汉重臣张安世家族墓地,其中编号为M8的张安世大墓成为公众参与考古发掘的现场。有关史料显示,张安世的父亲是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张汤,张安世则是西汉宣帝时期重臣,曾辅佐三朝皇帝,本人聪明且低调,长立朝廷而不倒,其家族中八代封侯,整个家族兴盛了近200年,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
据考古队队长助理丁岩介绍,从2008年开始发掘,至今已出土1000余件彩绘陶俑,还有各种鎏金银、错金银、玉、铜、铁、原始瓷、陶、骨、封泥等文物和一些珍贵彩绘漆饰、皮革竹木残留等。他透露,张安世大墓主椁室的发掘还将持续两三个月,人们所期待中的重大发现目前尚是未知数。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40名幸运观众参加了此次活动。在考古工作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张安世家族墓葬的发掘现场及文物保护试验车,最新出土的数百件文物,也一改昔日在博物馆展出时的“高贵”,与公众“面面相觑”。在西安交大就读的张勇博士等在获准下到正在发掘的从葬坑中,拿起小铲子、小刷子跟着专家一起发掘清理。他说,公众亲身参与考古,能提高对文物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感受祖先的智慧,会更加珍惜文化遗产。另一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女孩子则表示,她很喜欢考古,已决定报考这个专业。
据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已成立公众考古部,致力于普及考古知识、传播文化、服务社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