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三省争夺“观音故里” …
朱德故里四川仪陇琳琅山…
两岸故宫人倡议保护“故…
谁为争夺孙悟空故里而“…
孙悟空也“被故里”了?
“大圣故里”背后的“7…
虚构的孙悟空哪来故里?
评:“故里”争夺陷入热…
三毛故里寻踪世博名城 …
山西娄烦开发“孙大圣故…
最新热门    
 
“故里争夺”患上“集体癔症” 公共财政太随意

时间:2010-6-22 12:48:20  来源:新华日报

  传统文化功利化 公共财政太随意

  “故里争夺”患上“集体癔症”

  6月17日,山西娄烦县文物旅游局透露,当地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将由娄烦县花果山生态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该风景区位于娄烦县海拔1816米的花果山山顶和山北侧的道人沟中,占地面积达7000多亩。在新闻发布会上,娄烦方面还公布了山西当地学者的“长期研究成果”,称《西游记》小说人物孙悟空的老家为山西娄烦的“依据最多、内涵最丰富”。

  山西娄烦勇冠“孙大圣故里”之名,其事件本身不足一哂。孟繁仁等山西学者在为娄烦做“见证”的同时,多少还是为自己保留了一点学者的体面,他们并没有断言孙悟空的故里就一定在娄烦,而只是说“依据最多”。因为,只要还有点理性的人,就能明白为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考证”故里有多么荒诞。

  一件荒诞不经的事,由地方政府出面一本正经地来做,透露出不同寻常的意味。如果娄烦只是用孙悟空做幌子打地方知名度,他们倒算是颇有收获,很多以前对娄烦一无所知的人,也知道这个小地方和孙悟空有点瓜葛。但从地方经济的角度而言,把占地7000亩的风景区建设系于传说中的一只猴子身上,未免有点不够严肃。更重要的是,把娄烦计划和近期此起彼伏的故里争夺战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挖掘和争抢已经进入热昏状态,值得警惕。

  如果说李白故里之争、屈原故里之争每年都会上演一次的话,今年两省四地对朱熹的争夺则堪称风云突变,几乎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虽然地方官员未必了解朱熹其人,更不大可能懂得程朱理学的内涵,但一点都不妨碍他们把大量的公币扔在老夫子身上。据初步统计,四个与朱熹有关的地方,以朱熹名义开发建设的各种项目预计总投入可能达40亿元。这真有点历史不能承受现实之重的味道。

  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名人青眼有加,大多与文化本身无关,他们看中的是文化遗产的变现能力。号称炎帝故里的湖北省某市在这方面说出了实话。该市有关官员介绍,通过打造“炎帝故里寻根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吸引旅游人数达480万,实现旅游总收入高达25亿。古人身上有这么强大的GDP发酵能力,他们要想藏身于故纸堆中,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对历史遗产的发掘如果能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则地方政府对名人故里的争夺就没必要苛责。遗憾的是,从现实来看,近些年在各地上演的历史热、故里热和古墓热已经越来越非理性。曹操墓的发掘和引发的争论,给不少地方带来连锁效应,据说刘备等三国人物的墓地都可能进入抢救性发掘的行列。地方政府在挖祖坟方面表现出的兴奋劲,已经让文化本身面临羞辱。去年,两个地方卷入李白故里之争,但有心人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某地的李白故里公园破败不堪、无人问津,让人为诗仙扼腕叹息。至于孙大圣故里和西门庆故里的“问世”,更是暴露出文化大国的子民在文化方面的无知与鄙陋。在纷至沓来的公祭和历史热中,人们很难体会到传统文化价值的弘扬与传承,相反,更多看到的倒是权力给文化打上的僵化烙印。

  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推动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某些地方确有成功经验,但少数几个历史名人和传说人物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或者说,历史文化名人在创富方面的效用边界,其实很值得推敲。以为傍上一个历史名人就能收获盆满钵满,实在是一种要命的错觉。在缺乏严肃学术引导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往往对同一个历史名人狂掷赌注,其后果是不难预料的。一旦公众对“古人热”产生审美疲劳,或地方政府不能持续投入文化建设,则大量的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就会打水漂。丧失理性的一窝蜂投入,所导致的往往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名人故里争夺热,暴露出严重的失范倾向,它就像一种集体癔症,不但具有传染性,还很难以地方政府自身的理性去纠偏。在传统文化面临庸俗化和功利化陷阱的同时,公共财政的随意性也暗藏巨大风险。给这场“文化大戏”踩刹车,实在很有必要。

  链接>>>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名人故里之争硝烟不断,多年来纷扰不休的故里鏖战日趋白热化,从神话传说、三皇五帝,到先秦诸子、三国群英,众多省份乐此不疲,酣战其中——

  二乔故里之争:

  英雄难过美人关

  “二乔”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