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八卦 >> 正文
山寨今昔
山寨何往
郭于华:山寨文化的山寨…
最新热门    
 
山寨何为

时间:2009-9-8 20:32:54  来源:风水网
   
    作为民间场域中的草根文化,“山寨”应该是民俗学或民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要现象。它具有民间创作、非正式传播、匿名性、模仿性、地方性、变异性等民间文化的一般特点。其中山寨文化的模仿性特点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诸多的山寨产品、山寨事物的仿制特性有关。但应注意的是,山寨文化的模仿并非简单的仿效,甚至主要目的也不在仿效,正如陶东风所指出的:
    “山寨的核心是滑稽模仿,亦即戏仿。戏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仿。如果说一般的模仿把模仿对方当成仿效与学习的楷模,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与手段;那么,滑稽模仿就是旨在颠覆模仿对象的一种模仿。在这里,模仿并不意味着学习,而是意味着颠覆。戏仿并不尊重原作,而是故意冒犯原作。在戏仿中经常使用的手法是随意的拼贴,把被戏仿的对象抽离其原来的语境,加以随意的拼贴,由于语境错置而产生荒诞、滑稽的效果。滑稽模仿与随意拼贴的含义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其特点是语言与真实意义之间的错位、脱节以及由此造成的反讽效果”。就此而言,“山寨文化的激进意义主要就表现为对于话语等级与话语秩序的颠覆与消解”。(见陶东风“和谐盛世说山寨”,
   
    在我看来,山寨文化除了上述模仿-戏仿特性外,还包含更多的特性,或者说在不同情境中有着多重面貌。
    首先,有些山寨式表达就是对主流文化的模仿,其前提是认同主流、欣赏主流,或者经由开始的模仿再逐步发展成熟以成为主流,例如各种类型的明星模仿秀。这类山寨文化比较接近山寨产品的仿制本义。
    其次,有些山寨现象虽然形似模仿,主旨却不在模仿,而是通过搞笑、讽刺、戏谑去颠覆其所模仿的正统和主流,这类作品经常使用拆分、拼接、创作新词或者“以旧瓶装新酒”等方法,重构出类似正宗实际上却将模仿对象置于可笑、荒谬、恶俗的境地,从而达到彻底解构、颠覆正统的效果。这类山寨文化例如与《无极》PK的“馒头”、一些影视作品和文艺界事件的恶搞作品等等。曾有人指出:
    由于模仿,由于抄袭,由于“傍名牌”,“山寨文化”哪怕是在最狂热的制造者和追捧者眼中,也一样属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假冒产品”。“恶搞文化”曝光了主流文化的做作和不足,可它对文化的不尊重却成了它昙花一现的致命死穴。
    其实大可不必板着面孔指斥山寨文化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人家也许从来就没打算登上大雅之堂。准确地说,山寨所为是要从根本上消解雅和俗的界限,拆除庙堂与山寨之间的篱笆;或者说原本他们就没把正统视作权威和尊敬仿效的对象,而是要从根本上颠覆之。
    更值得关注的是,最具创造性或创新性的山寨文化是一些直接对抗正统和主流文化的作品,它们或许利用经典或传统的表现形式,亦或创造自己独特的新形式。而这类以抗争性为主的创新表达时常令读者观众拍案叫绝,让文人学者自叹弗如。例如:为了批评一些地方对“学习心得”最少三千字的形式主义做法,有人做词如下:
    风云突变,
    开会念文件
    大型报告无数遍,
    文革盛景再现。
    
    科学发展是纲,
    学习心得要长。
    搜索百度一片,
    复制粘贴真忙。
    再如:
    大陆风光,
    千人搜索,
    万人照抄。
    望会堂内外,
    人海茫茫,
    工作岗位,
 &nb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