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的现代取象
现代八卦取象
八卦与现代基本物理学
八卦与现代理论物理学
八卦现代应用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最新热门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两种形态

时间:2009-8-8 16:53:30  来源:不详
本意还是在“煮自己的肉”。
20世纪20年代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传入中国,新文学许多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的性欲与生俱来,具有强大力量,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性本能意识支配,意识有前意识和潜意识之分,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性意识的冲动。这样关于性爱冲动的潜意识理论,鲁迅自然很熟悉,他认为“偏执的弗罗特先生宣传了‘精神分析’之后,许多正人君子的外套都被撕碎了”。可见,在“撕破正人君子的假面”方面,在利于现实斗争一定范围内,这一理论,尚可“拿来”为我所用,但如果夸大它的功用,并用它解释或指导文艺创作,鲁迅是坚决不予认同。除了早期《不周山》“取了弗罗特说”之外,后期的创作,确实不再运用。在鲁迅眼里,那不过是不懂文艺特点的“过度的穿凿附会”。[8]116
与鲁迅不同,施蛰存接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像找到了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自身的金钥匙,他不仅要用弗氏的性爱理论认识和解说世界,而且用以指导自己的小说创作,并极力地在文学实践中加以印证。他说:“20年代末我读了奥地利心理分析小说家显尼志勒的许多作品,我心向往之,加紧了对这类小说的涉猎和勘察,不但翻译这些小说,还努力将心理小说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施蛰存极力欣赏心理分析小说家显尼志勒的作品,他认为“并不是描写这一种事实或行为,他大都是注重在性心理的分析”,还说:“性爱对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9]因此,他的小说集《将军的头》即是这种理论极好的“实验”和注解。小说运用自由联想、幻觉、独白、夸张、荒诞、变形等艺术手法,充分表现人物性意识心理,揭示人物常态心理下的潜意识层次,描绘人物自我内在心理矛盾和人格裂变的里程。例如,鸠摩罗什讲经时身边反复浮现的美貌妓女(《鸠摩罗什》),决战在疆场上的将军头颅被砍掉之后,还坚持奔跑到心爱姑娘的身边(《将军的头》),石秀杀戮朋友妻子时表现
  出的快慰变态心理等等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石秀》)。
  
三
  
《故事新编》的创作断断续续“足足有十三年”,对于鲁迅这独特的精神个体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创作现象。如果没有“国民性”的缺陷,没有社会现实的阴暗,或者说没有鲁迅那样特别的现实关注的话,那么,很难想象文学史上会有鲁迅存在了。正是现实的苦难和社会的斗争环境生成和造就了鲁迅。他后期不听许多好心人的劝告,放弃“纯文学”写作,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杂文创作上,就足以说明。用他自己话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谁还有这许多闲功夫,来赏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他们即使要悦目,所要的也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要坚固而伟大,不必怎样精;即使要满意,所要的也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切实,用不着什么雅。”

  [1]575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与杂文创作并行,充分显示了与现实社会同步的时代特征,体现出清醒的现实战斗精神。
1926年的秋天,鲁迅受难逃离北京到厦门,“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花夕拾》;并且仍旧拾起古代的传说之类”[2]341,写出了《奔月》和《铸剑》。此间,他目睹了“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刘和珍君等倒在血泊中,“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到广州又亲眼见中山舰事件,舰长、共产党人李之龙的被杀害,再次激发了他的反抗、复仇的怒火。正是结合广州的新的观察和体验,鲁迅把反抗和复仇的怒火凝聚笔下,最终修改、定稿了他的《铸剑》(原名《眉间尺》)。另外五篇《理水》、《出关》等,写于“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20世纪30年代。那个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分化更加复杂,对于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性格和灵魂的剖析,自然成为鲁迅后期一个重要主题。
如果说,前期三篇小说作家是表现了自我在现实中的“苦闷”和“愤恨”,表达了对战士、复仇精神赞美的话,那么,后期五篇则更加直接地介入现实,更加直接地参与社会的复杂斗争。作品几乎没有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提炼,就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影射”和批判。如《理水》中文化山上发表各种谬论的学者的片断形象,就是20世纪30年代初一伙资产阶级学者在日寇侵略面前,向国民党政府建议定北平为“文化城”一事的投影;现实生活中和作品里的学者们,在置民间疾苦于不顾、空泛地瞎嚷嚷这一点上,如出一辙;“OK”、“好杜有图”等外语词汇的出现,在幽默中隐然指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洋奴;《非攻》中写墨子在宋国遇见“募捐救国队”,实际就是影射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日寇侵略面前用“救国”名义强行募捐这种欺骗、掠夺行径。
如此近距离地贴近现实,不能不说作品具有非常浓重的理性色彩,显现出异常强烈的理性思维特性。鲁迅自己也认识到:“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以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2]341
然而,就创作环境和心态来说,施蛰存没有过重的现实社会承担,没有多少外力的侵扰,他显得比较轻松自如,能够放任思绪在艺术的王国自由飞驰,随意地想象,尽心地遐想和推理,创作出一片“性爱”奔涌的艺术世界。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写于1929年至1932年间。大革命前夕,施蛰存与戴望舒等参加过共青团,从事过积极的革命活动,1927年3月,身边的朋友戴望舒,因参加团小组活动被逮捕,几乎被枪毙,后经营救,才得以释放。4月12日,国民党右翼分子突然袭击,在全国各地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作为共青团员的施蛰存,整天生活在国民党右派的白色恐怖之中,随时有生命的危险。故此,在反革命政变的血腥镇压下,他避难到松江,蛰居下来。现实的残酷、狰狞,使他认识到“革命不是浪漫主义的行动”,又“是独生子,多少还有些封建主义的顾虑”,且“在文艺活动方面,也还想保留一些自由主义,不愿受被动的政治约束”[3]129,施蛰存与戴望舒便脱离了党的关系,退出了实际的政治活动领域。不敢以文艺去触动政治这一敏感的神经,于是只能退向文艺。1929年9月,施蛰存与戴望舒等人在上海编辑《新文学》月刊,小说《鸠摩罗什》就发表在自己编辑的杂志创刊号上。作品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揭示历史人物的潜意识领域,表现人物内心的性爱冲突,这种“独创”的艺术写法,很快引起反响,标志着作家创作的重要转折,从而奠定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堪称独步”[10]地位。随后,施蛰存运用同样表现方法描写历史题材,写出了《将军的头》、《孔雀胆》、《石秀》、《李师师》等。
施蛰存是一位具有“自觉的作家意识”的作家,在历史小说之前,他有过一定的创作准备,此时又免受了内外现实的干扰(“蛰居”在松江),外加拥有便利的创作条件(拥有自己的文学刊物),如此种种有利的因素,结合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施蛰存得以从容地放手自己的文学“实验”——“写出更好的作品”。事实也没有让人失望。从文本外部形态上看,他的历史小说比起鲁迅的历史小说,不仅显得更为“精致”规范,如“色泽的腴润”、“结构的谨严与刻画的细腻”[11],而且在内在思维方式上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施蛰存的历史小说理性色彩淡薄,感性思考更加偏重一些。小说“将人的主观感觉、主观印象渗透融合到客体的描写中去”[12],在叙述方式上,“力图通过对人的心灵的透视或感觉的临摹来表现人生和世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心理——感觉化的叙述方式。”[13]
  
四
  
由作家创作目的之差异而引发的审美视角、文学手段和思维特性等的不同,两位作家历史小说创作体现的文化价值也有相当差别。鲁迅历史小说取材本身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蕴。作品以传统文化中的名人老子、孔子、墨子等为主人公,描写他们的文化身份和生活言行及处境,在调侃的叙述中,展现人物恶俗如闹剧般的活动背景,表现他们不断被消解、否定的生存意义。尽管他们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俯察世界,对世事人事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但最终一切真诚的主观努力都演变成“无聊”的结果。老庄虽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却也无法现实中拯救自己,反而使自己陷入“出关”和尴尬的境地。“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糊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8]139。
鲁迅历史小说,对儒道文化互补的传统文化进行择取,充分肯定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入世的现实情怀,否定儒家的“中庸”、调和哲学,肯定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感,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14]肯定庄子思想的狂放不羁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否定和批判那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遁世观念。鲁迅总是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审视民族文化的传统,思考知识分子在历史发展中的命运和处境,对各种以新形式出现的旧事物,或附在新事物上的旧幽灵,剥其画皮,示其本相,对形形色色贻害人民的恶俗势力,进行绝不妥协地批判。
与鲁迅一样,施蛰存涉足广泛的文学领域,如小说创作之外,从事过散文、现代意象诗歌创作,经历过文学编辑、文学翻译、古典文学研究、金石碑刻的研究,为民族文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施蛰存出身于江南一个书香之家,骨子里浸润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早年熟读《论语》,儒家文化典籍的“乐教”、“游于艺”思想,影响了他的思想个性和道德伦理观念。庄子思想中那种超然物外、淡泊世情培育了施蛰存自由的心境和自由的个性气质。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叙事聚焦独特,不是把艺术聚焦点放在表现人的社会活动及人物活动背景上,而是着重表现独立的个体,不着力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人与自我的关系,表现人物隐秘的自然心理,表现人物身份及体现出的人格矛盾,人物行为场所不在是广阔的生活斗争空间,却是人自身天然的狭小的性爱空间。这种艺术表现本身就体现出几种价值判断:小说着力描写个体,淡化社会环境,表明作家突出个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着重表现人的性爱意识,“性爱”本质上却意味着对现实的回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性爱”的世界,而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处境;一方面充分肯定“性”意识对于人意志、心灵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又否定“性”意识为人性人格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况且,作家在表现人物性意识时,在每一次性意识冲动的背后,总是隐匿着一个伦理道德的力量,对人物进行牵制和束缚;另外也展现出人性和现代文明的背驰与冲突。
对传统文本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英雄、圣贤人物,鲁迅和施蛰存的小说都是把英雄拉回到日常生活之中,抹去了他们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神光,还原他们世俗凡庸的本相。然而,两位作家在表现英雄世俗化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鲁迅着力表现英雄功成名就后的落寞与尴尬处境,表现英雄生活环境的冷漠和英雄内心的苦涩与孤寂;而施蛰存着重表现英雄人物的凡俗心理,实则是对于英雄神话的消解,或者说是对于英雄存在的否定和怀疑。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庄子思想,鲁迅和施蛰存之间的差别更加明显。差别不仅在于传统文化新与旧的认识态度上,而且在于行为价值标准的认识上。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因提倡文学青年读《庄子》与《文选》,与鲁迅遭遇一场笔战,已成为文学史上一段公案。两位作家交锋的焦点有分歧,出发点不同,但潜在地却表现了他们在两种人生观、两种创作观上的截然对立。
  
  [参考文献]
    [1] 鲁 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