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闺艳秦声》与“易性文…
蒲松龄和淄川文人眼中的…
蒲松龄民族归属问题研究…
蒲松龄的诗学观
从《申屠澄》和《苗生》…
精致而独到的微型小说—…
最新热门    
 
蒲松龄科第观解读

时间:2009-8-8 16:53:47  来源:不详
才形式到实质均具有平等 精神。考试选官可以澄清吏治与杜绝私人,防止在官场中结党营私,[10]打破了世 袭制和等 级制的垄断,使除少数受限制的家庭出身者外,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参加考试的资格,给读书 人 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并使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促进人才的合理社会流动, 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一定贡献。可以说,科举考试所创设的公平竞争机制及其彰显的平 等精神,是科举文化的精华所在。
  许多学者把清代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 为科场作弊是利举制的黑暗。这就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好像“科举”是一个贬义词,科举制 是与封建制度联系的一种腐朽落后的、扼杀人才的取士制度。实际上从严格的科场条规来看 ,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因为科举制将个人和集团的政治权利、经济利 益和社会地位的竞争,集中到考场上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知识的竞争中来,因此,许多人会挖 空心思企图破坏这一公平的制度,期望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挤入仕途。但我们不能因为考试作 弊现象就怪罪考试制度本身。此外,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关系强大,人际关系复杂,无论 采取何种 取士制度,都可能出现舞弊现象。相对其他制度而言,科举考试是最为刚性的选才制度,把 科举与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生硬联系的作法是缺乏客观与理智的。将清末官场腐败归罪于科 举制也可说是本末倒置,其实是官场黑暗与政治衰败才导致科举的穷途末路。[10] 如果没有科举这一道关口,清末官场不知会更腐败多少倍。
  对此,一些学者已有清晰认识:“科举制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上及官方之政教,下 系士人之耕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流动之中。1905年建立的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 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乡村读书 人流向城市发展,心态开始转变,厌弃固有生活,轻视农民,……城乡疏离”[11] 此种评析从另一方面肯定了科举制在当时的存在意义。
  综上,蒲松龄的科第观可作如下总结:一是对科举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作为一介平民,蒲松龄的作品所取材的“鬼狐史”来源于 乡野民间。蒲氏于道旁设烟置茗,“见行道者过,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 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而已”[12],博取民间志怪传闻。这种文人兼农民的双 重视角,使得蒲松龄的科举观存在一些夸张,对科举制度的思考、质疑也就缺乏深刻性与理 性[13]。
  二是对科举制的评价心态失常。蒲松龄案牍劳形,皓首穷经,数十年在科场上奋争。因而当 他科举失意时就会产生激愤之情,口出偏激的“疯狂”之语。
  三是蒲松龄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封建末世落魄文人普遍的悲剧心态,对科举既欣羡热望,又怨 恨诅咒。与其说他是揭露科举制的弊端,不如说他的心中明显带有恶意贬低、嘲骂考官的主 观情绪更为准确。
  制度不等同于现象,个别区别于整体,蒲松龄的科第观带给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科举制的不同 认识。在文化视野下辩证地、历史地与客观地评价蒲松龄的科第观,对我们重新认识科举制 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蒲松龄.蒲松龄集:第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刘富伟.痴迷与困惑——蒲松龄科举心态解读[J].齐鲁学刊,2000(1):77-80.
  [3] 李铁.科场风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75.
  [4] 林骅.《聊斋志异》与科举文化[J].《聊斋志异》研究,2001(3):25-35.
  [5] 张亚群.科举学的文化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28-31.
  [6] 黄中坚.制科举[M]∥清经世文编:59.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
  [7] 何怀宏.传统社会的进身之道——八股取士的重估[J].战略与管理,1996(4):35 .
  [8] 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J].书屋,2005(1):4-10.
  [9]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65,45.
  [10] 刘海峰: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2(6):19-21.
  [11]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91.
  [12] 汪玢玲.蒲松龄与民间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27.
  [13] 杨棣.《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的农民文化心理[J].文史哲,1999(5):126-127.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