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三国演义》中的五行团…
让你了解的风水小知识《…
谁动了《三字经》
爱国演讲稿范文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启示——…
《三国演义》的魅力与缺…
《三国演义》创造心理动…
简论《三国演义》传播研…
最新热门    
 
《三国演义》与古代将相文化

时间:2009-8-8 16:56:12  来源:不详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小说。中国古典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但像《三国演义》这样全面系统地展示、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品实不多见。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几乎是无与伦比的。本文仅就小说所呈现出的古代将相文化谈一点浅见。
   
    古代著名的将相大多与乱世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柱毁折,大厦将倾,谁来拯救百姓安定天下?仅有明君英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佐以贤相、良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天下大乱之世,贤相、良将无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三国演义》诞生之后,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阶段几乎都有一部与之对应的演义小说或英雄传奇小说,而这些小说的笔墨重点无不指向动荡时世,如《西汉演义》、《东汉演义》、《隋唐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东周列国志》等等,这大概是因为乱世出英雄的缘故。所以,中国古代的将相文化实源于乱世。
   
    毛纶、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里评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评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毛氏父子的观点未必能得到现代人的公认,但《三国演义》的确是把蜀汉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作为古代贤相良将形象来加以刻画和赞美的,他们身上的虚构成分最为浓厚,作者赋予了他们古代贤相良将的典型品格与素质,为后世历史文学塑造贤相良将形象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  
   
    一、身怀绝技
   
    在冷兵器时代,百官有文武之分,人们习称文臣武将。凡称为贤相、良将者必定身怀绝技,贤相擅长智谋,良将则以武勇见长,“贤相+良将”是最理想的文武搭配,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最佳优化组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正是一种文武将相的优化组合。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皆有万人之勇,是蜀汉集团乃至整个汉末三国时代武功高强的一流战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威震敌胆;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本文所引小说原文皆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文不再注明);赵云杀入万马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今人习惯说关羽神勇、张飞猛勇、赵云英勇,毫无疑问,他们都是身怀绝技、惯于冲锋陷阵的高手。他们不仅武功绝伦,而且久经沙场,精于战术,临阵对敌,皆能独挡一面。张飞与诸葛亮分道入蜀,计降严颜,一路斩关过隘,直杀到雒城之下;赵云据汉水,以数千人马与曹操20万大军周旋,以空营计杀得曹军“落水死者不知其数”;关羽率部北攻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迫使曹操商议迁都避其锋芒。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响震天下、威不可挡的刘蜀名将,作者对他们的勇敢善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赳赳汉朝熊虎将”,“摧锋破敌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然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如何正确地使用他们,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巨大能量?这就是贤相诸葛亮的职责了。在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中,刘备好比心脏,是一面旗帜;诸葛亮好比大脑,是方针大计的制定者;关羽、张飞、赵云等则如同四肢,四肢由大脑进行调控,而大脑的一切意图必须通过四肢去实施、完成。可见,一个完善的政治军事集团应该是仁君、贤相、良将的有机组合,不可或缺。
   
    小说里的诸葛亮除了身体不强壮、缺乏过人武功之外,其他方面无不出类拔萃。他做蜀汉宰相,以身作则,勤于政事,“事无大小皆是亲自从公决断”;发展农业生产,关爱百姓,打击不法行为。在他的治理下,“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蜀中“连年大熟,老幼皆鼓腹讴歌。……米满仓廒,财盈府库。”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善于治国的贤相宏才。
   
    诸葛亮的绝世宏才更集中表现在军事谋略上。动荡时世战争为第一要事,作为乱世贤相,诸葛亮必须首先是军师,所谓“军师”就是精通战争、擅长谋略的大师。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评价历史人物诸葛亮云:“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又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只肯定了诸葛亮治理国家、处理政事和管理军队的才干,同时指出了他的短于军事谋略。《三国演义》舍弃了陈寿的评论,而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天才,他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未出茅庐,先知天下事。刘备得诸葛亮之前,20余年来常常是东躲西藏,惶惶然如漏网之鱼,可怜兮兮。而自得诸葛亮后,形势很快被扭转,遵照诸葛亮“隆中对策”,争荆州,夺益州,取汉中,鼎足三分,成为雄视天下的一方霸主,整个刘备集团的兴衰存亡仿佛系于诸葛亮一身。
   
    罗贯中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战略头脑,更生动地描写了诸葛亮的绝技异能。诸葛亮曾对鲁肃说:“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乃庸才也。”诸葛亮的确是个几乎全知全能的多面手,他年轻望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大败曹兵,折服了傲慢的关、张;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孙权,激周郎,建立了抗曹联盟;草船借箭,祭东风助火攻,大破曹孟德,周瑜为之惊心;临机应变,大开四门,巧设空城计,司马懿为之惶惧;七擒孟获,恩威并举,南人不复反;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马,显鬼神不测之术,魏兵胆寒。总之,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无所不知,连敌手也无不钦服。周瑜慨叹曰:“既生瑜,而何生亮!”司马懿仰天长叹道:“吾不如孔明也!”诸葛亮称得上古代的伟大智者和全能冠军,实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形象的创造对后世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积极的影响,明清时期许多小说和戏曲塑造了大量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的吴用、公孙胜,《浣纱记》中的范蠡,《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西汉演义》中的张良,《东汉演义》中的严光、邓禹,《隋唐演义》中的徐懋公,《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英烈传》中的刘伯温,等等,无不套用了诸葛亮形象的智慧模式。所以,毛纶、毛宗岗评诸葛亮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忠贞不二
   
    传统儒家文化讲究道德修养,推崇忠信仁义,反对不忠不义之举。孔子云:“臣事君以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亦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所谓“天爵”就是道德品格的最高境界。《三国演义》处处显示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印痕,罗贯中显然是把蜀汉将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作为忠臣、义士的典范来塑造的。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不仅以身怀绝技而闻名天下,而且以忠贞不二、义重如山的高尚品格流芳后世。赵云几经曲折终于寻找到刘备,向刘备尽吐肺腑之言:“今随皇叔,大称平生,虽肝胆涂地,无少恨矣。”从此为刘备集团忠心耿耿,义无返顾。当阳之战,刘备惨败,赵云为寻找幼主,再三身临险境,深入曹操大军之中,有人进谗言说赵云投降了曹操,刘备却对赵云之忠心坚信不疑:“子龙与吾相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摇动乎?”果然,血染征袍的赵云安全找回了幼主,立下了赫赫战功。作者不禁引诗赞道:“全忠全义真堪羡,永远标题翰墨青。”关羽在下邳孤军被困,为保护刘备家小被迫降曹,但身在曹营心在汉,闻知刘备下落后便毅然抛弃富贵荣华,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不辞远,为的就是桃园结义,曹操不禁由衷赞赏道:“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战败失散流落古城的张飞误以为关羽不忠不义,一见关羽便挥矛相搏,并连声大骂:“你既无义,有何面目来与我相见!”“大丈夫在世,岂有事二主之礼!”当甘夫人替关羽辩解说是“出于无奈”时,张飞依旧不饶:“宁死而不辱!你既降曹,有何面目相见!”蜀汉的良将们不为富贵所动,视不忠不义、投降变节之举为可耻行为,其忠贞义烈的察赋可见。
    
 

   出身文士的诸葛亮更是忠贞不二的楷模。《三国演义》之《白帝城先主托孤》写刘备把恢复汉室的大业交托于诸葛亮,并对诸葛亮说:“君才胜曹巫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汉末三国时期篡夺他人政权或取而代之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沦刘备说此话是真心还是试探,但以诸葛亮的能耐和刘禅的愚笨看,诸葛亮自立为成都之主是完全可以获得成功的。然而,诸葛亮压根儿就不会存此野心,当刘备说罢,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肪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的后半生都是为实现刘备“白帝托孤”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他独力支撑蜀汉大厦,日理万机,尽心尽力。东和孙吴,解除后顾之忧;南征孟获,深人不毛之地,巩固大西南;北出祁山,攻略河、渭,志在恢复中原。终因积劳成疾,“大厦”倾塌于战斗前沿,死前依然不忘蜀国、蜀军的安危存亡,从容安排大军撤退等相关事宜后又谆谆告诫部下:“汝等文武皆尽心报国,不可负职也!”其忠心品格真是天地可鉴!罗贯中对这位伟大英雄的高尚人格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对其不幸病逝的悲剧表示了深深的惋惜之情,他在小说中写道:“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又引诗歌叹曰:“羽扇纶巾扶社稷,忠肝义胆展江山。壮怀未遂身先丧,提起令人血泪斑。”语极简练朴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