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西堤红山销售说辞之大话…
《西游记》中的五行团队…
《西游记》圣境
《西游记》的流氓无赖意…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
不朽的童心审美的游戏—…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
《西风》:“论语派”后…
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
美德与奴性的结合——浅…
最新热门    
 
《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艺术转换

时间:2009-8-8 16:56:53  来源:不详
悲皆系佛教的方便法门。如果从宗教思维的角度看,《西游记》中唐僧与悟空的关系在唐僧师徒关系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这一格局及其可怪六十七难”(第八十回)
写道,“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忽听得妖邪化成的女子喊救人,引动三藏的“慈心”。以《心经》引出“慈心”,小说中三藏的“慈心’尹或可视为佛性未泯的性真,而三藏落人妖怪的圈套。具有一定的禅味,而从哲理思维的层面看,最终的化险为夷,具有汉儒所谓“碎义逃难”的性质。
 
      二、历代高僧感通故事的启示
 
      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在读过一些佛经故事之后指出:“这些带有教训意味的故事,篇幅不多,却常在短短篇章中,能组织极其动人的情节。主题所在,用近世眼光看来,与时代潮流未必相合.但故事取材,上自帝王,下及虫君,故事布置,常常态纵不可比方。只据支配材料的手段而言。实在也可以作为谈‘大众文学’、‘童话教育文学’以及‘幽默文学’者参考。实际.西游传统题材演化为宗教神异故事的表现内容,表明宗教神异故事外部影响的强势作用。因此我们在考察西游题材流变对《西游记》创作的影响时,也应当.考虑历代高僧感通故事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梁释慧皎(497-554)撰《高僧传》三十卷,《序》言表明撰述的基本立意:“至道冲漠,假蹄鉴而后彰,玄致幽凝,藉师保以成用”,专设“神异”门,记载“以异迹化人,或以神力振物”的高僧事迹,以化民成俗。唐释道宣(596-667)撰《续高僧传》三十卷,改“神异”为“感通”,增“护法”一科。宋释赞宁(919一1001)撰《宋高僧传》,辑录感通故事,体制与《续高僧传》同。民国喻谦(?一1933)《新续高僧传四集》六十五卷分科方面将感通易为灵感。历代僧传中高蹈离俗、术解多能的感性形象,对于我们理解《西游记》的叙事局段和形象塑造,不无启发。
 
      (一)神通变化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学于须菩提祖师门下,具备七十二般变化。佛教四神通有如幻通、能转变外物。《宋高僧传》卷二十《唐西域难陀传》有着类似记载:
 
      “释难陀者,华言喜也,来详种姓何国人,乎其人也诡异不伦,恭慢无定。当建中年中,无何至于崛蜀.时张魏公延赏之任成都,喜自言我得如幻三昧,尝入水不濡,投火无灼,能变金石化现无穷。初入蜀、与三少尼俱行,或大醉狂歌,或聚众说法,戍将深恶之,亚令擒捉。喜被捉随至,乃曰:‘贫道寄迹僧门,别有药术。’因指三尼曰:‘此皆妙于歌舞。’戌将乃重之,遂留连为置酒肉夜妻与之饮唱,乃假擂棒巾栉,三尼各施粉黛.并皆列坐,含娣调笑,逸态绝世。饮欲半酣,喜谓尼曰:‘可为押衙蹋舞乎?’因徐进对舞.曳练回雪,迅起摩肤,伎又绝伦。良久曲终而舞不已。喜乃咄曰:“妇女风邪!’喜忽起取戍刀,众谓酒狂.在坐者悉皆惊走.禅折三招。姿皆路干掖。而乃粉寸比将走.速研三尼.头皆路于地,血及数丈。戍将大惊.呼左右缚喜。喜笑曰:‘无草草也。’徐举三尼,乃笨竹杖也,血乃向来所饮之酒耳。喜又却坐饮宴,别使人断其头,钉两柱上,皆无血污,身即坐于席上,酒巡到即泻入断处,面色赤红,而口能歌舞.手复击掌应节,及妾散,其身自起就柱取头安之.辄无疲痕。时时言人吉凶。事多是继.语过后方悟。成都有人供养数日,喜忽不欲住,乃闭关留之,喜即入壁缝中,及牵之渐入,唯余袭装角,遗巡不见,来日见壁尽僧影,其状如日色,隔日渐落,经七日空有墨迹,至八日墨迹已灭。有人早见喜已在彭州界。后终不知所之。”难陀之状,迹为邪正,游戏风尘,具有喜剧精神。与悟空早期的“妖仙”形象,以及后期“人间之喜仙”形象的提升.有着异曲同工的妙趣。“李卓吾评点”就美猴王的奇纵变化赞叹不已,称为:“幻极”、“趣甚”、“妙甚”,就想象艺术而言,其实也能在僧传神异故事中得到参证。

      (二)僧道斗法
 
      《西游记》周流三教。与传统文人会通三教的思想意一识结构相通。由于明代宗教政策的特殊性,在佛道关系上,《西游记》中僧道斗法的故事表现得非常生动。明释明河(1588-1640)撰《补续高僧传》,记载唐至明万历末高僧事迹,卷十九《金法冲传》记载了一个发生在金统治区的僧道斗法的故事:
 
    “法冲大师,不知何许人,居五台山,神异莫测。大定中,黄冠萧守真上奏请与沙门角力,金主许之。师应召入京,止昊天寺。明日于殿庭相试,萧能饮斗酒自若,谓冲曰:沙门能饮乎?如弗能,则出吾下失。”师曰:‘吾能一饮十解,不足为难,但吾佛有戒,沙门不得饮酒,请加砒霜鸡毒于中,我与若饮,庶不为犯,若能饮之乎?’萧曰:‘请沙门先之。’师手持毒酒,口诵咒,饮之如吸水,饮毕,倒器相示无遗。然涓滴即满盛一器,与萧,萧毅棘不敢受。师曰:“汝出吾下矣。’萧犹大言矜高。师于地画金刚圈咒之,萧不觉投入圈中,汗如雨下,丑态狼籍,尽力求出而不能。上劝师舍之。师曰:‘若非帝前,吾以金刚柞碎尔首。’金主大加赏叹,赐仪仗送还山.救建万岁寺居之。”
 
      在《西游记》第五十回中,于地画圈也被赋予拒魔的特殊神通.如从心性修持的角度看,有着“炼魔”的象征意义;太上老君的金刚柞被兑怪盗出,“大弄个圈套”,具有特殊法力,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使神魔世界处于流转状态。法冲大师神异莫测,他的金刚柞自然不可小觑。《补续高僧传》虽然成书在繁本小说《西游记》之后,但《法冲传》取资的宗教历史故事发生在此前,同类素材依然可以作为繁本小说《西游记》写定者的凭依
 
      (三)朽株乌巢
 
      《补续高僧传》卷十九《志诚传》记载元朝僧人志诚“‘平生多异迹,通灵感化.惊耳悸目之事,人莫测是凡是圣。尝静居,有异气缕结作善财合掌形在师上。夜寝.人见有白光洞胸经时不散,有时群雀聚师头顶,如立朽株。”其他如同卷《不二传》、卷二十《广玉宁义传》.都以“朽株”喻高僧禅定形象,能够从一个侧面启发我们理解《西游记》“乌巢禅师”的命意。
 
      (四)周流奔趋
 
      补续高僧传》卷十九《镜中广能二师传》记载僧人镜中预知有盗当夜至,“其夕,盗十数人突人,师曰:“虚无恐孤来意,奈何?’乃手为装裹饮食之,尽室以行。盗负所得竟夜奔趋.自喜离人远甚,及天明视之,但旋绕两廊间,尚未出寺门也。盗众罗拜请死,师慰而遣之。”此种盗贼旋绕两廊竟夜奔趋的构想,齐天大圣在如来佛手掌心卖弄精神的相对性辨证思维近似。
 
      (五)龙宫说法
 
      明如惺《大明高僧传》卷一解义篇《南宋兴圣寺沙门释净真传一》记载:
 
     “嘉熙三年,游浙江诸刹.因钱塘江坝毁,江涛泛滥灾民,师以渴呈安抚使赵端明曰:‘海沸江河水接连,民居冲荡益忧煎。投身直入龙官去,要止惊涛浪拍天。’遂投身于海.三日而返,谓居民曰:我在龙宫说法,龙神听受,此塘不复毁矣。’语讫.复投于海。赵端明感其德,具闻于朝,救赐护国净真法师,立祠于杭之会祠。”
 
      投身于海,三日而返。龙宫说法,龙神听讲。此种高僧神异故事在民间的广为流传,势必影响到《西游记》小说创作的神话思维。
 
      以上材料是本人从历代《高僧传合集》中钩稽的几个典型事例,乃就其牵荤大端者而言,非必尽举。我们在考虑繁本小说《西游记》最后写定的过程时,在本事缘起方面往往只考虑到同一题材的流传演变情况,由上述材料分析得知.历代僧传中的高僧感通故事及其在民间的广为传播,对于《西游记》小说创作具有文本拓展意义,实际上在西游取经题材本事的文本系统之外,构筑了另一可以借资的叙事文本系统。
 
      三、宗教描写艺术转换的若干进路
 
      受取经题材的宗教性质限制,繁本小说《西游记》的写定者在创作中继承了颂佛的宗教旨义,小说情节发展寓含着不断的心性修持,这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唤醒的宗教意识。从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到第一百回“五圣成真”,展现的是从真如缘起到佛性回归的心路历程。这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企图复制的一袭宗教的细衣。
 
      《西游记》中的宗教内容,作为文学精神现象的一个侧面,在作品中得到了正面表现。具体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非情节因素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宗教说教的诗词渴颂中;一是渗透在情节描写的具体过程中,与情节融为一体,或是利用回向褐的形式对故事内容进行概括对情节发展予以提示,或是利用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敷演故事。结合起来看,又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使宗教意识与世俗观念彼此结合的思维倾向.这是作者契合民间接受心理对宗教描写进行的艺术转换。与此同时,又借取经一行的现实境遇,对君主政治融人民间批评的特殊视点,表达对民生大众的普遍关怀,从而在本事缘起的基础上,以“旁通曲喻”的形式,隐现时事缘起的写作意图。这两个方面,代表了宗教描写艺术转换的主要努力方向。
 
      黑格尔《美学》认为:艺术作品不是像单纯的具体的感性事物.即单纯的外在自然那样独立自足地存在着,“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和思想所发出的呼吁。黑格尔对艺术精神的描绘,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游记》宗教题材方面的“超旨”现象,以及意蕴方面的“溢出
”状态。
 
      (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