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簡、帛《五行》天道思想…
近三十年大陆及港台简帛…
竹帛《五行》篇比较
简帛《五行》“经文”比…
最新热门    
 
从简帛《五行》与《礼记.中庸》篇,以及《周易》、《论语》和《荀子》的一些思想,考察荀子非议「思孟五行」的真相(总论)

时间:2009-8-8 16:57:58  来源:不详
因其能知天;人知天便「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
在荀子看來,「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慮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榮辱〉),這話的內涵顯然亦關乎〈性惡〉篇「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一語的義指。「性質美」是人「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性惡〉),也是人所以致善的工具,它包括「志」、「德」和「智」,講求的是「智類」的明於天人之分,「德行」的積於善,「志意」的養就一個「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解蔽〉)能「知『道』」的心〔9〕。故荀子言修身是看重「養心」,有所謂「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修身〉),有所謂「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所以荀子又說:「若夫心意修,德行厚,智慮明(按:於此亦知帛書《五行》的言「五行」,以「智」僅居於「仁」後,序列第二位,絕對是有理由的),生於今而志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天論〉)在他,聖人的德是積善所致,有所謂:「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勸學〉)有所謂:「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也即是說,世上是否能有聖人的出現,以及人的積善是能否做到不息而得成為聖人,皆在乎人,不在乎天。故乃曰:「天地生之(按:謂人之生具性質美),聖人成之。」(〈富國〉)曰:「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天論〉)曰:「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所以帛書《五行》說「聖」之「不形於內謂之行」,良有以也!
荀子並因此而立「禮義」為大「統」,曰:「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儒效〉)這當是以「中」為「類」之大者,「無妄」為其大「法」,由是而類、法、統遂成「道貫」(〈天論〉)。荀子亦正本此以批判思、孟,特別是子思的《五行》!
 

註釋

 

﹝1﹞   《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這「中行」之辭,在《孟子.盡心下》是稱作「中道」。

〔2〕   《論語.公冶長》記子貢謂「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筆者於拙文「論郭店簡之《尊德義》篇可推定為孔子的著述」之「餘說」中,對這則話有新解。見拙著《學校與學術之間》第272-273頁,香港明報出版社,2005。

〔3〕   見上引書第222 頁。

〔4〕   這與道家的言「太一」言自然無為,其無為的「稽式」雖一,但實存在着本原上的不同。(見前引書p.203頁)

〔5〕   有關孔子隱言治天職的話,可參見前引書第204-220頁。而筆者對孔子天道思想的看法,參看《尊德義篇「尚思則無為論」》一文,簡帛研究網,2005年6月13日。

〔6〕   「道」字依劉台拱之說補。見王森「《荀子》白話今釋」,中國書店出版,1995。

〔7〕   見〔5〕所提簡帛研究網之拙文,並可參看前引書p.244-248頁。

〔8〕   語見《論語.子罕》。說詳拙文《論語「民可使由之」章解讀》之註釋〔11〕,前引書第197-198頁

〔9〕       《荀子.解蔽》:「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