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PNAS:大脑结构异常会使…
“天后”的出场条件
千年玉虎圆满“合璧” …
成都“天价虎图”地摊淘…
曹操热 宁叫天下人负操…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
全媒体出版时代来临  书…
南飞的“天鹅”:票房销…
易中天谈余秋雨捐款:把…
预测:2010年中国图书市…
最新热门    
 
“天下行书第一”——《兰亭集序》——兼记王羲之的遗闻趣事

时间:2010-2-24 13:00:20  来源:不详
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兰亭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属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时候,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修契”(类似祈服、祭祀),饮酒作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正当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全篇气韵流畅,字体妍美,很好的表现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法帖为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遊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双钩填廓”,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石刻首推“定武本”。唐太宗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真迹已绝于世。《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兰亭序》为文章,语言清新优美。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的意境高远深奥。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此后话锋再转:“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此句是该文后半段的点睛之笔,再往后的文字则是此句的展开。自古以来,人们对这段文字的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它反映出王羲之受佛教影响,有厌世思想,也有人认为此段与前文风格不一,怀疑不是王羲之写的。笔者则认为,《兰亭序》通篇的中心思想是以一贯之的。前文状物,后文抒怀,互为铺垫,互为补充,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才“列叙时人,録其所述”,启迪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遊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兰亭序》意境的高远深奥之所在。下面做些具体分析:
  先来看《兰亭序》的写作目的,修禊事也。修禊是主旨,想到生老病死并不奇怪,并由此触发魏晋以来的玄远尘外之思,因而带有某些悲观情绪。郭沫若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不可能产生悲观情绪,而序中的情绪和王羲之倔强性格不合,由此论证《兰亭序》不是王羲之作的。这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