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
试论贾岛诗风及其构建艺…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试析从两首同题诗看韩愈…
试论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
试论谢眺诗歌的力量之美
试论司空图诗歌理论的核…
试论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
试论英雄情结对曹操诗歌…
试论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
最新热门    
 
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

时间:2010-7-12 11:47:59  来源:不详
法上诗人运用了比兴、叠字的技巧,内容上清新易懂,不难看出诗人内心复古崇古的追求,表明诗人在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对人生对社会充满美好的幻想,表现出天真浪漫的艺术境界。这些诗相对过去诗坛的一片妩媚繁华,显得清新朴素,但存有明显的模仿古人的痕迹,而且过于平淡直率,注定要不断发展。
    二、奇崛怪僻的盛年创作
    尽管韩愈读书勤奋,“七岁好学,言出成文”,十多年的苦学,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而却在科场考试中屡遭失败。只得在汁州、徐州佐幕。胸有抱负,满腹才华,怎甘寂寞?辗转奔走,侥幸脱祸,郁闷难解,唯有写作。以下的因素发展着诗人奇险的诗风。
   (一)友人的影响
    韩愈正直善良,对朋友一片冰心,贞元十四年,写作《醉留东野》可看出他对穷困潦倒的诗人孟郊的敬重友善,其中“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黯,自愧青篙依长松”表现出对孟郊的倾倒之意。写作此诗,适逢孟郊投靠友人也来到汁州,这是两人在科考相识后第二次相聚。诗中写道“吾愿身如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从中可以看出韩愈对年长自己十八岁的孟郊的推崇,这时孟郊诗歌写作已有成就,已形成奇崛硬朗的风格,而韩愈的名气还只在散文。二人有相同的艺术追求,有“崇古复古”的信念,于是韩诗的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贞元前期的平和真率变得冷峻奇险。
    (二)世事的动荡
    贞元十五年秋,韩愈在徐州为节度推官,当时黄沙崩堤,诗人目睹老百姓的逃亡生活写下《醒醒》一诗,诗中不难看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第二年他从京城长安回徐州,又写下《归彭城》,对当时战乱和自然灾害给一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示痛心疾首,讽刺当政者的平庸无能,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愤情绪。

    (三)仕途的沉浮
    到了贞元十七年,经过十七个年头奔波和追求,三十五岁的韩愈终于第一次当上了朝廷命官,得到了四门博士的职位,同时也开始了浮沉不定的官宦生涯,这在他的诗歌中也体现了出来。当年十二月被贬去岭南,“朝为青云者,暮作白首囚”。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中写道:“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诲气湿蛰熏腥躁。”这首诗写在中秋之夜,两位诗人在一起赏月喝洒,回望几年来坎坷的命运,感慨万千。这首诗开头写中秋夜景,中间借张之口用大段笔墨叙述自己被贬滴之苦。虽然心中苦涩,但好强的性格使他又不肯示弱,便写得虚虚实实,含蓄悠远,使得全诗结构上起落多变,让读者觉得奇崛险怪。
    元和六年的春天,韩愈从阳山北徙江陵,生活虽比岭南好,但精神依旧苦闷,写下《感春四首》,写得笔力刚健,这是他中年得意之作,元和六年秋天,诗人自江陵为国子博士,这种冷淡生涯对有远大理想抱负的诗人来说,感到厌倦,写下《秋怀诗十一首》,表述自己忧愤的心情,诗中表现了诗人雄浑态肆的感情和正直磊落的性格。现选引《秋怀》之四:
    秋气印侧侧,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稠,下无盘中蝇。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增。清晓卷书坐,南由见高棱。其下澄漱水,有蚊寒可曹。惜哉不得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