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谈“不平则鸣”与韩愈…
浅谈鲁一同诗歌风格
浅谈吴伟业戏曲创作的“…
浅谈陆游诗歌的抒情性
浅谈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
瞬间悲欢与真实世界——…
浅谈李清照诗歌的风格特…
浅谈唐诗的传播方式对李…
浅谈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与…
浅谈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
最新热门    
 
浅谈元代田园诗的宗唐与情感变异

时间:2010-7-13 10:44:50  来源:不详
得非常迂腐;因为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和晋朝有了巨大的差别。
  除了劳累和贫困,戴表元在农村中还经受着绵绵不尽的心灵折磨。《和渊明贫士七首》集中体现了这种心情。从事农耕的人,不仅贫困,而且被人轻视;诗人说:“贫贱如故旧。少壮即相依。中心不敢厌,但觉少光辉。”单纯的贫穷,还可以忍受;暂离饥寒的时候,也可以自娱自乐;但“贱”是一种社会观念,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因此诗人每接触一人,都有可能面临被轻视的尴尬;无数生活着的人交织起一张细密的网,将耻辱牢牢地纠缠在他身上。同时,“贱”又意味着无能,妻儿埋怨,朋友鄙视,“以兹乱心曲,智计无他妍”,又是一种煎熬。这些评价,既无情又不尽公平,只重视有“贝”之财,不重视无“贝”之才,对诗人的文化修养和造诣是一种残酷的践踏。诗人在《观村中祷雨》中有一个比喻:“昨日苗穗赤,今朝洒然青。颇如穷旅人,百金换颜形。”可见世人评价眼光之一斑。因此,他感叹“相逢樵牧辈,混混谁愚贤”,怨恨别人有眼无珠,把他等同于目不识丁的农人,使他承受了比一般农人更多的痛苦。但是,陶渊明隐居田园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名流来访,如颜延之、王弘等人,他的知音虽然不多,但是也没有什么人对他表示轻视。此外,戴表元以农为业,但内心世界还属于文人圈子,他渴望文化交流,不只是谈论渔樵丰歉而已;然而周围的人很难和他沟通.“村郊多父老,面垢头如蓬。我尝使之言,辞语颇不工。古来名节士,敢望彭城龚。”按陶渊明的《咏贫士》:“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蓬篙。翁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因此,这里的“彭城龚”就是知己的代名词。戴表元周围的农人,蓬头垢面,吐言郧理,无一可作知己,甚至还讥笑他,使他倍感痛苦。这种情况,不但阻碍了他的文化交流,文人对他的肯定,还给他心灵增添了折磨。这与陶渊明很不相同。陶渊明虽然贫困,并不以农耕为耻;知音尽管不多,但“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可以和农人交谈,即使“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也非常高兴和自然。由此可见,戴表元与农村有很大的隔阂,而这种隔阂是时代变化造成的。
  总之,戴表元在致力农耕的岁月中,感到十分无奈,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渊明贫士》之五云:“古人重吠亩,有禄不待干。德成禄自至,释未列五官。不仕亦不贫,本自足密餐。后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我生千祀后,念此愧在颜。为农尚可饱,何用出柴关。”这就对古人和元人的田园生活作了扼要的说明:古人乐意躬耕田园,是因为时代重视吠亩,而田园所获,也基本可以抵得上薄宦;所以安心田园,有官即做,无官也不强求,是古人的普遍心态。但是元人就不同,尽管田园可以饱腹,但是相比外界生活,已觉得十分清苦,所以要千方百计去钻营,一旦不获,就哀苦无限。因此,戴表元的田园诗,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但是,在他矛盾的心理世界中,又有两种力量在互相拼搏:一种是离开土地,干禄求富的渴望;一种是眷恋土地,躬耕求隐的心态。这两种力量截然相反,搅得他无法安宁,终日惶惶。第一种力量的来源,已如上所说;第二种力量,则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传统风气在现实中的残存。

    戴表元在诗文中,多次提到他对唐及以前文化的仰慕,《临池亭记》说:“右军遗事,令人追慕不已,良必有激摩动荡于翰墨之外者,此临池所以为美也。”这是对魏晋风度的仰慕。《紫芝亭记》云:“故自秦汉间隐逸如商山四老翁,歌之以为高,唐士大夫如元鲁山,字之以为贤。’这是对隐逸人物的仰慕。《容膝轩记》说:“始余读书,则想象古人居处服食,动作百物之态,以质之诸书中所言,合者以喜,不合者存而求之,合然后已,出而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