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1985年9月10日 中国第一…
分别与计较——谈谈佛教…
麦卡锡:一个焦虑的时代
柴静:给我一个宾语
一个“燕脂”解人难
花香只是为生存:小议袭…
试析了解杜诗诗史性质的…
中国美协拟于华君武病逝…
秦兵马俑一号坑新出土一…
苏州发现南方地区东周时…
最新热门    
 
小议一个缺少独立人格的傀儡——《三国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再思考

时间:2010-9-20 11:33:02  来源:不详
细致的心理活动,与貂蝉相比,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某种概念的图解;她的性格发展有前后的一贯性与完整性,不是作家为了组织情节而硬拉过来的工具,不是前后判若两人的傀儡,至于对潘金莲如何评价,那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与貂蝉这一形象相比,潘金莲的形象在艺术上呈现着一种真实性、丰富性、完整性和独立性,不像貂蝉那样,给人以支离破碎、前后不一的感觉。即使从思想认识意义上看,潘金莲也表现出一种貂蝉身上没有的、难能可贵的人格独立性和反抗性,虽然她的反抗是朦胧的、盲目的、不自觉的。
  至于到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就完完全全是一个极其真实的,血肉饱满的女性的艺术形象了。与貂蝉的形象相比,林黛玉的形象不仅在艺术上是完全成功的,而且其思想认识意义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从林黛玉身上不仅再也看不到半点貂蝉身上的那种蒙昧、奴性和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就连潘金莲身上那种带有原始方式的盲目反抗色彩也没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终于从不觉醒走到了觉醒,从幼稚走到了成熟,从绝对服从走到了自觉反抗,这无疑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陈寿.三国志.北京出版社,2007.
  [3]鲁迅.小说旧闻抄.齐鲁书社,1998.
  [4]张振昌.三国演义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作家出版社,1981.
  [6]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