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
道家“虚静说与文学创作…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
浅论约翰·费斯克的大众…
浅论村镇规划建设中历史…
浅论国学热背后:忧患意…
浅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
浅论李贺诗歌风格与其心…
浅论杜诗的“诗史”性及…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
最新热门    
 
浅论虚静:文学活动必备的心理状态

时间:2010-11-17 11:38:45  来源:不详
的状态,才能把知识、理性和偏见悬置起来,才能真正进入审美的心境,主体间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超越。
  2 虚静是文学欣赏必备的心理状态
  审美“由于其存在的丰富性,心灵的能动性,超越的无限性,的确可以产生瞬间的生存、瞬间的超越、瞬间的永恒等作用,对人生的确能产生一种慰藉、寄托、享受与满足。这是审美活动之所以为人类生活所必须,是审美创作得以生存、存在的意义所在。”正是由于审美愉悦这个原因,人们喜欢文学作品,喜欢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呢?虚静也是必备的文学审美心理状态。人的主体心灵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先天赋有与后天教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掺杂着本能欲念的实用自我;二是运用思维理智为规范的理性自我,这二者都属于一种非我的范畴;三是能够透入主体把握人生的艺术精神的直觉自我,它是人真正的生命世界,是与运动不止的人共通无碍的心灵至境。因此,虚静就是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在审美过程中达到主体间同一境界,也即“物我合一”。
  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要求欣赏者忘物忘我,其目的就是不要带着先验的、理智的自我进入审美,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精神“皆被吸人于一个对象之中,而感到此一个对象即是存在的一切”,“自失于对象之中”翻,完全达到审美主体间性。
  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也是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无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静庵文集·红楼梦评论》),这样来“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真是在这种虚静中,主客体(主体间)才能完全的进入同一的状态。
  庄周梦中化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欤,胡蝶之梦为周欤”(《庄子·齐物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金圣叹《鱼庭闻贯》);文与可画竹,“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曾无疑画草虫,“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这些都表明“虚静”状态是审美过程中主体间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

  同时在审美过程中,欣赏者还必须悬置情感,否则也是不能达到主体问同一的状态。宋代道学家邵雍就曾说到:“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又说:“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皇极经世全书解·观物外篇十》)
  3 结语
  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主体问在虚静的心理状态下共同创造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体间自在生存、交往、对话、理解、同情而达到视域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间共同经历着一段人生故事、体验着人生经验。他们共同经历着人生的风风雨雨,社会的变幻无常;感受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复杂多样。因此,文学作品展开的世界也不是纯客体世界,而是主体间的审美世界,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也不能像对待客体那样审视文学作品,因为这个世界也是一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世界。自然作为审美对象不是客体,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主体,它与审美主体息息相关、互通声气,最后达到物我两忘、完全一体的境界。所以我会见花落泪,见柳伤情,达到情景交融之境界。正是这样作为审美主体的我才能真正体味、把握作品中的世界,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