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从体验论的角度解析…
试论从《橘颂》看屈原的…
试论从文艺遗产看维吾尔…
试论从《孔子家语》看孔…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红…
浅论言外行为理论关照下…
浅论“竹林七贤”超脱的…
浅论《白鹿原》的新历史…
浅论宋词雨意象中的文化…
浅论关于瑶族史诗中所表…
最新热门    
 
浅论从《史记.鸿门宴》片段评析刘邦对礼仪的运用

时间:2011-11-29 12:00:45  来源:不详
世”的项王以及他统领的四十万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大军,他还能做什么呢?只能低声下气。自觉地低调定位自己,表达作为下属的恭敬与随顺以奉迎项王,都是深藏不露的韬光养晦之术,是外交手腕。忍耐是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等到具备了堪与项羽相抗衡的实力后再出头也不迟。
  结语
  在与项羽的周旋中,刘邦富于机变,通过调动项伯说情、亲往谢罪、宴席之上隐忍迎合这三步对礼仪的巧妙运用,一步步走来,终于达到了化险为夷的目的。躲过了杀身之祸,保全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后战场上,刘邦始终是项羽真正的对手,可他却再也没机会捉住刘邦了,身死国破的结局,也因刘邦。
  由此可以看出,在心计的较量中,项羽远不是刘邦的对手。一个是广置羽翼培蓄力量,连对手的叔父都为其所用,项伯实际是项羽集团的内奸;一个是出卖内线,自毁长城,曹无伤白白丧命;一个是善于掩饰、心机深沉;一个是冲口而出、头脑简单;一个能够以屈求伸,图谋来日方长;一个是沽名钓誉,思想马放南山。刘邦用心经营天下,而项羽以力争夺天下。项羽以他的年轻爽直、粗疏大意与老谋深算、谨慎、周密的刘邦争夺天下,败固宜然!
  笔者以为,除了韬略外,两枭雄的不同结局还源于招揽、容纳、使用贤才的水平和胸怀大不相同:刘邦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注: 唯才是举概述 三国时期,曹操讲求“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即使在现在社会里,有如此识见和气度的领导,也不多见。],广纳人才。汉初三杰当中,无一人为其亲戚宗族。韩信、陈平这样的精英是因为项羽不能重用转投过来的,更有反水之人黥布等,他们昔日曾是战场上的仇敌。刘邦用人所长,不计其它。即使对切齿痛恨之人也不埋没其功,平定天下后就曾首先封雍齿为什方侯。身边聚集着萧何、张良等在内的智囊团。量才而用,从善如流,功过分明,赏罚有度。与此相反,项羽是任人唯亲,所用皆亲族、妻族(韩信语)身边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一言不合,一人不用。又吝于赏赐(韩信语)可见气量狭小。有妇人之仁而无王者风范。刘邦是兼听而明,郦食其曾给他出个立六国之后的馊主意,被张良否定了。项羽却是兼听而昏,软棉花耳朵常被别人看似有理的话灌了迷魂汤。项伯的劝阻,刘邦的软语,樊哙的所谓义正词严,可谓是声声入耳,唯独没有采纳范增的正确建议。以至于范增叹息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P981)
  项羽失败与刘邦成功正如
   楚汉战争中时势的转变演化一样,这里没有幸致,绝非出自偶然。乃是个人政治天分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注释: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
  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