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邓亚萍成为广州亚运注册…
厨师讨要600元工钱被老…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4000元打玉娇头的那沓钱…
房产八卦:普通商品房最…
我们中国成最大经济体需…
最新热门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时间:2009-9-8 17:37:45  来源:不详
]认为,《巴塔麻嘎捧尚罗》是长期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贝叶经典籍,它记述了傣族关于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文明进步、社会变迁的进程,是了解傣族社会进化与历史意识的材料。朱飞镝《云南少数民族英雄史诗赋比兴手法的运用》[118]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作品在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源自《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余耀明《建立羌族释比史诗文库之我见》[119],提出了建立释比史诗文库的方法,明确了建立释比史诗文库的意义。侯红良《禁忌中的寡妇命运之透视——从壮族史诗〈莫一大王〉中莫母形象谈起》[120],从性别批评的角度研究壮族的史诗。晚近探讨彝族史诗“梅葛”的论著很多。李云峰、李子贤、杨甫旺主编《〈梅葛〉的文化学解读》[121]、李子贤《探寻创世史诗研究的新路径——以〈梅葛〉为中心》[122]等,认为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梅葛赖以存活的母体。王翼祥《论彝族史诗〈梅葛〉的社会功能》[123]指出,《梅葛》具有凝聚群体意识、规范个人行为的功能。陈永香《彝族史诗〈梅葛〉的传承方式研究》[124]指出了史诗传承的两个方式,毕摩传承和歌手演述。胡立耘《彝族原始性史诗〈梅葛〉的展演分析》[125],从展演的角度来分析史诗吟唱习俗的特点、形式和内在制约性以及史诗的变迁。

还有许多论者从文明史差异角度探讨史诗产生的原因。林玮生《从希腊史诗的发生看汉民族史诗的“缺位”》[126]从比较文化学和发生学视角,剖析在英雄时代希腊史诗产生的重要因素,即民族迁徙、战争和迟到的字母文字。这些因素在汉民族历史语境下均为“文化缺项”,汉族用发达的史传传统弥补了这种“缺位”。 覃乃昌《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丰富与汉族没有发现创世神话创世史诗的原因——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八》[127]认为,由于汉族是由多民族以滚雪球的方式融合形成的,其族群记忆呈现多元化,难以找到记忆的原点,这是汉民族没有产生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主要原因。林岗《20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128]探讨了20世纪一直为学界所争论的汉语“史诗问题”。作者认为,将西方文学史的起源模式当作具有普世性的文学史起源的解释框架,以史诗作为解说中国文学源头方案的合理性是可以质疑的。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129]今年翻译出版,该书旨在探究英雄史诗产生的本源,找出不同民族史诗形成的共同规律。


[1]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5]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6] 《在和谐与交流中书写多民族文学史》,2007年2月1日《文艺报》;特·赛音巴雅尔:《书写多民族文学史的关键问题——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2007年4月5日《文艺报》。

[7] 冯艺:《民族文学的根本性写作》,《民族文学》2007年第6期。

[8] 关纪新:《应当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中国民族》2007年第4期。

[9]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1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0月30日。

[12] 《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1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4]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5]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4期。

[1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8]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9] 《满族研究》2007年第1期。

[20]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1]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2]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3]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4]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5]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