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美国名校为何不重视“高…
厨房空间要重视人体尺度
祭祀 守岁 放鞭炮 逛庙…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
重视塑造国家文化形象
谈史书体裁的多样性和史…
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
关于文艺理论中出现的一…
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
最新热门    
 
重视年俗语言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时间:2009-9-8 17:39:34  来源:不详
重视年俗语言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史灿方 来源:光明日报

  对于民族而言,语言和文化有着一脉相通、血肉相联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和人类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dwardSapir,1884-1939)曾说过: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也 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年俗文化和语言息息相关,唇齿相依。从某种意义说,没有语言就没有年俗文化。在中国年俗文化中,汉语言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记录了年俗文化,而且在传承着年俗文化。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年俗语言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年俗语言文化之所以需要加强保护和研究,原因有三:第一,保护年俗文化离不开年俗语言的保护。年俗语言是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年俗文化习俗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离开了语言,有些年俗习俗就不复存在了。第二,方言濒危急待加强对年俗语言保护。由于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民族共同语的广泛普及,方言的交际功能正在逐渐萎缩,而许多年俗文化又是通过方言世代相传的,方言的弱化将直接导致具有地方特色的年俗方言词语的消失。第三,由于现代文明和西方文化对传统年俗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年俗文化在年轻一代日趋淡化,如果不重视年俗文化的传承,不注重强化年轻人的年俗文化意识,年俗文化也许可能会面临断代甚至后继无人的境地。

  近年来由于年俗淡化,气氛不浓,特别是年轻一代传统年俗观念的淡薄,使得许多世代传承下来的年俗语言濒临消亡,我们迫切需要对年俗语言进行保护和研究,加强对传统年俗语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宣传,使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年俗文化语言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目前最要紧的是要做好三件事:

  首先,记录、整理和保存现有的年俗语言文化。我国由于地广人众,言语异声,方言复杂多样,许多弱势方言面临消失,随之而来的当地年俗语言文化也形将消亡。所以,应该尽快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濒危方言调查,抢救濒危方言。广泛收集各方言区年俗词语、俚语谚语、民俗民谣、典故传说,整理和编制年俗方言词典、年俗方言语典、年俗典故传说辞典等。尽可能利用现代技术对民间年俗中的俗语民谣进行录音保存。年俗语言文化的抢救工作是一项事关民族语言文化和传统年俗文化世代传承的大事,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年俗语言文化的保护工作。

  其次,积极开展年俗语言文化研究。年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们对许多年俗语言的内涵和渊源已知之甚少,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耳相传又难免出现桀误差池,有些语词现在一般人很难说清楚原委,需要专家进行考释。此外有关年俗语言文化的内涵也迫切需要进行挖掘性研究,在年俗行为(如吃饺子,吃年夜饭,吃团圆饭,蒸年糕,祭灶神,请财神门神,贴春联年画,祭祖烧香,守岁拜年)中极具特色的谐音文化、吉语文化、忌语文化等,年俗语词所反映的风土人情、社会心理、文化心理、民族心理、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水平、民风民俗等等,都可以列为课题进行研究。

  再次,加强年俗语言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宣传和教育特别是教育对文化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几年商界对过洋节大肆炒作,洋节很是火爆,而相反,因城市禁止燃放鞭炮、商家不重视营造购物氛围、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年节——春节的节日气氛愈来愈淡。今年开始,媒体、商家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举办的各种年俗文化活动中与语言文化相关的活动(如猜灯谜、贴春联、年俗典故宣传、演小品、征集吉祥语贺岁语等)丰富多彩。相对而言,年俗语言教育则仍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课文中,几乎很难找到和年俗有关的文章。现在学生能够熟练背出像北方《过大年》顺口溜(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了;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爆竹;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日,合家欢乐吃饺子)的恐怕不多了,至于会哼唱年俗民谣俚曲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了。教育是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