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帝国之道——简评史景迁…
文化帝国主义与在第三世…
传统中国城市的多彩画面…
文化与现代化文化帝国主…
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
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文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意识形…
《帝国》的谱系
妙峰山庙会:中华封建帝…
最新热门    
 
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时间:2009-9-8 17:44:56  来源:不详
天主教会的控告,指责教廷派出的传教士在中国为皇帝的个人事业服务,参加全国性的“迷信”活动,与他们传播基督福音信仰的使命背道而驰,控告者认为:传教士到东方去,本来是与“星相学家”作斗争的,为了迎合中国皇帝的私人目的,堕落为星相学家。为此,教会曾酝酿将汤若望革除教职,结果在欧洲引起极大争议。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等人也发表评论,为之辩护。看来,北京中国皇帝的观象台为远在欧洲的西方人广为所知,十分关心。
  
  阿罗姆的这幅画可能是根据另外来源的观象台图稿画出的,它表现的不是观象台上面的设施情景,而是台下面钦天监和观象台的官员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这一部分就附属在高台的下面,也是皇家建筑,非常讲究堂皇。



大运河旁
  
  乾隆皇帝允许英国使节们从大运河返回南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决定。让英国人沿途经过直隶、山东、江苏和浙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把大清帝国的腹地,它的肝腑内脏全部袒露给外国人看。马嘎尔尼使团在中国的时候,正是龚自珍揭露的“戮心的盛世”,外表虽然光亮,内囊却已腐朽,很不耐看。有学者常说乾隆保守,从这点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缺乏自信的“闭关主义”者。他很开放,愿意把“康乾盛世”展示给英国人。只是乾隆老而无知,他忘记运河上通常不是皇帝多次“南巡”的辉煌样子。当年沿河官员多方搜刮,百般粉饰,才造出沿河的歌舞升平。到1793年,清朝内部已经腐坏,运河上民众的贫困状况化再多的钱也难以遮盖。
  
  由于和中国通使的失败,没有获得通商口岸,没有能够公使驻京,马嘎尔尼勋爵回国后承受了很大压力。英国报纸和宫廷对国王乔治三世花了这么一笔巨款而毫无所获大为不满。马嘎尔尼闷闷不乐,一直不愿公开他的日记(日记迄今还未出版)。无法交代,只能让他的副手斯当东出面,拖到1797年才完成了一本《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然而“纪实”并不实:斯当东把事情的真相装饰了一番,使它显得更为得体,并不时让古老中国保留传说中的某些特点。“纪实”为了不让英国民众失望,还是趋附了欧洲崇拜中国的风气,美化了大清国。里面放了不少官样文章。这书在英国广泛流行,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书中对清朝官员的腐败,对民间的疾苦已经作了不少掩饰。这些掩饰是必要的:为了不让崇拜中国的欧洲读者过于失望,有必要为中国维持一个古老文明的形象;他们也要让决定遣使的乔治三世有所宽慰,即使没有达成目的,到底不虚此行,看到不少好东西,英王英明等等。
  
  画面表现的是在大运河中牵引英使船只的纤夫们:在营兵火枪手的押解下,在运河边的饭摊上席地而坐,吃几碗稀饭而已,连咸菜也没有。有几段运河水道,民工们实在拉不动船,比步行还慢。英国使节们要求上岸,减轻吃重,兼着也散散步。这样,威廉-亚历山大才画到了一些岸上的情景,差不多已经是一幅乾隆版的《流民图》了。
  
  这种情景和耶酥会士传到欧洲的风清月明景象很不一样。马嘎尔尼失望之余,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中国人枉为孔子的信徒,他们在本质上同西方人一样,并具有相同的弱点。”
  
  马嘎尔尼使团来北京受到皇上的冷遇,回去后说:来的时候象乞丐,到北京象囚徒,回家路上象流浪汉。但大清国却让英国人垂延三尺

 

卖猫的商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