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求测:老婆现在在做什么…
求测:老婆在回家的途中…
求测:老婆那天能回家?
求测:老公这次考教师能…
求测:老婆哪天能回家?
求测:老公说的是真话吗…
即时解卦:老公的心思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
村中贴满大字报:老人讲…
最新热门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三)

时间:2009-9-8 17:45:28  来源:不详
人,他的死是他的人格和气质所决定的,他的选择也是早有准备的。

  田炳信:生死观说到底也是一种大人格,大态度。那就是宁死不屈、宁折不弯,不低头、不下跪。平时一个人的性格可能非常地热情,非常地随和,非常地幽默,非常地友善。

  舒乙:对,他多次形容过自己,他说他跟自己母亲很像。他母亲一个不识字的人,但很愿意帮助别人,特别热情,能拿的出一分钱,决不拿半分钱。因为她是个寡妇嘛,丈夫死于八国联军。做工人,做佣人,做下人,做伙计,这样把孩子几个带大的。他说我比较像她,在乎骨气,骨气比我的生命都还重要。这种生死观,就是对死的选择。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做不到的,但一些伟人就是要选择自己死去的方式。这是极其理智的人,极其勇敢的人,极其有骨气的人,他们要将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交给命运。老舍就是这样有自己生死观的人。他把骨气看得很重,比名重、比利重、比生命重,这是一种标准。这样的人在面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与个人命运孰轻孰重时,就会为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这也是一种标准,如果没有这种标准,碰到大是大非问题或是茫然失措,或是随波逐流,或是走了错误的路。所以我现在发现一个文章是44年的,就抗战的,他就把他这个,他说诗人,国家有患难的时候,六个字,他说“投水,殉难,身谏”。

  田炳信:就是以身来劝阻的意识。

  舒乙:对。

  田炳信:那他选择了第一个。

  舒乙:三者是一致的。殉难,身谏。为什么是这个呢?这个恰恰是44年,这个在历史上记载得很少。日本人从贵州省方向迂回包围重庆,在咱们这个历史上不记载,在国民党那个历史上可能有,重庆大乱,怎么个乱法呢,准备向西康迁都。有人问老舍先生,因为他当时是后方文艺界的最高领袖。别人问他怎么样,他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北方就是滔滔的嘉陵江,那就是我的归宿。重庆人听了这样一句话非常吃惊,其中有一个人后来做了文物局局长,叫王野秋,当时跟着冯玉祥在从军,专门给老舍写了一封信。他问当真么?老舍还真给他回了一封信。到文革后他把它拿出来了发表了,我觉得特棒,老舍先生是这么回的,他说:此话当真,我看不出来向西跑有什么作用,我也没得跑,好在嘉陵江,又近又没盖。

  田炳信:嘉陵江没盖,呵呵。

  舒乙:没盖,他还保持者他那个幽默。

  田炳信:已经从北京跑到重庆了,没什么希望了。

  舒乙:由此可以看出他那句话啊,国家有祸难的时候,殉难,就后来他那个行动,完全就是这一套。

  田炳信:有人说,也有人曾认为,“文革”中老舍先生要是再挺一挺也许就过去了。

  舒乙:老舍迈不过这个坎儿,即使1966年8月24日过去了,后面的日子他也过不去,这是他的生死观决定的,他不能忍受人格的侮辱,他不能丧失骨气,不能说假话,不能违心,所以便不能忍,他只能以死抗争,别无选择。绝大部分文人啊,在“文革”的初期,都是跟着毛走的,很不理解。很多文人都觉得我没有罪,没想通“文革”怎么会这样,但他(毛)是对的,好赖要跟着他走,包括巴金都是这样。

  田炳信:这样他就活下来了。

  舒乙:这样他就活下来了。有一次,上海不是有一个人叫黄裳,跟巴老聊天,说我要是老舍我就不这样,意思是我忍一忍就过来了,巴老平时说话非常和气啊,那次巴老火了。

  田炳信:火了。

  舒乙:听他这样一说,火了。他立刻就说你胡说,非常严厉。他说你去给我自杀一个试试,那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巴老他很理解这个。

  田炳信:巴金对老舍先生,一个是感情深,一个是了解也深。

  舒乙:性格所致,一个是他骨气非常重要;另一个就是他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

  田炳信:真正的传统思想。我觉得这个满族人挺有意思的,为什么提到这个满族啊,他民族,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他有不一样的东西。平常不这样,他就是在那个节骨眼上,对于汉族人来说很难想象。当时光绪退位的时候,南方很多的家庭,满族的,集体自杀。向北边叩拜,完了以后,全自杀。

  舒乙:我后来研究老舍的时候,研究他的身世,因为我这个比较有利,我研究他的身世的时候,发现他的人生里头有几次大的转折,转弯转得挺厉害的。这个可能是他性格所致,换了另外一个人吧,完全可能走另外一条路。这很怪,这是他的性格,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爱念书,穷孩子,没有钱。整个这一家,所有的祖辈包括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识字。

  田炳信:老舍家。

  舒乙:但他爱念书,靠别人的救助,念了小学私塾,但到中学没钱了。当时有公立学校,一二三四,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可以不要钱,但是要交保险押金。

  田炳信:交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