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尚书·尧典》:一篇古…
最新热门    
 
《傩戏艺术源流》——康保成

时间:2009-9-8 17:45:45  来源:不详
桂等译,台北《中外文学》七卷十二期)

    龙彼得的这个结论建立在对民间戏剧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因而相当可靠。然而一贯重视民间戏剧的唐文标先生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中说?quot;龙教授重视戏剧’如何’兴起,极有见地。但他所引证的民间祭典,怎样脱离’神圣’的仪式,化为雅俗共赏的’戏剧娱乐’呢?他并未说明,可能无法说明,事实上,假如能够说明的话,这种解释早已可应用到汉唐期间了。"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疑问:1、南宋末期,我国已有成熟的剧本,谁能够证明南戏和北杂剧源于宗教?2、后来的民间戏剧,既有成熟的戏剧形式在前,为什么不去摹仿效法,反而再从宗教中产生?3、城市文人戏剧与宗教(如傩仪)、民间戏剧究竟有什么关系?

    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迈进傩戏的研究领域,正是企图"说明"古代戏剧"如何"和"怎样"从民间典祀中派生。假如本书的论证可以成立的话,唐文标认为"无法说明"的难题,就部分地得到解决;龙彼得的结论,就在古代戏剧那里得到印证。

    我们发现:这些"无法说明"的难题竟与上文所说的戏剧史的难题,有相通之处。

    例如,宋元南戏、杂剧中的脚色"净",以涂面化装为主要特征,即通常所说的花脸,其最早渊源于驱傩者巫,而其名称则直接来自佛教。这说明,杂剧、南戏与宗教必有渊源关系。这一结论,为解决我国戏剧起源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再如,明清传奇中的"副末开场"来自"家门大意",而"家门大意"来自佛教僧侣的沿门唱经、化缘,然其最早的源头仍是驱傩者的沿门逐疫。宗教仪式就保留在现存的文人剧本中。这是我们涉足傩戏领域以前所始料未及的。

    还有,汤显祖、李笠翁等大戏剧家早就提到过的"戏神",以往为人们所忽视。资料表明,这戏神竟然就是傩神,亦就是傀儡子。沿着这条线索,不难发现傩戏、傀儡戏与戏曲的关系,以及佛教对戏神形成的影响。学术界所关注的"二郎神"也是戏神,它不是某一个,而是某一群,即能够繁衍人类的男孩、男根。戏神的产生与戏剧的发生密切相关,再次提示出宗教在我国戏剧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要解决戏剧如何从宗教仪式中衍生,关键在于发现和考察处于宗教仪式与戏剧形式之间的演出形态。笔者发现的这类中间形态主要有:宋代"路歧人"上演的打夜胡,金元明清流行的打连厢,源远流长的莲花落、秧歌等。

    先说打夜胡。《东京梦华录》等书说打夜胡是岁末十二月举行的驱傩活动,扮演者多为乞丐,三五人一伙,戴面具或涂面,装成神鬼、钟馗、妇女等,挨门挨户为人驱祟、演唱、求乞。溯源而上,敦煌文书有《进夜胡词》,南北朝时有"邪呼逐除",与先秦时口呼"傩、傩"之声的沿门赶鬼活动一脉相承。顺流而下,南宋打野呵已是坐场演出形式。

    再说打连厢。打连厢又作"打连相",其源头可上溯到荀子的《成相》。"相"是一种鞭形或竹筒形的乐器,盲人用作辅助行路,沿门乞讨时用以打狗,驱傩者亦常涂鬼脸执之。宋杂剧中"竹竿子"的前身就是相。明清时期,打连厢又叫霸王鞭,后演化成小戏《打花鼓》和著名的"凤阳花鼓"。

    至于秧歌,也是从沿门逐疫活动逐渐进化而成的。以往把秧歌当成是插秧之歌,是误解。秧歌又可写作姎哥、阳歌、羊高、英歌等,表明"秧"只表音,是同音假借,非插秧之"秧"。《说文》谓"姎"是女性自指,今西南少数民族有称女性为"阿央"者。秧歌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就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在新疆,姎哥原指姑娘、少妇,后成为一种扮演活动"偎郎"中女性角色的代称。在今陇东、陕西、陕西一带,汉族的乡人傩与"偎郎"相遇,形成秧歌。这种活动的特征是必有男女调情的表演。潮州的英歌,属同一种形态。翻开新出的《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从秧歌派生出的剧种之多,令人惊叹。秧歌堪称百戏之源。

    从宗教仪式到戏剧形式,是中国戏剧史的一条潜流。本书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能够对这条潜流及其与明河的关系有所把握。具体来说,就是希望能弄清傩与戏的关系。书名《傩戏艺术源流》,"傩戏"指的是傩与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傩戏。这是需要说明的。

    恳请各位专家、读者匡谬纠误,以利学术的发展和笔者的进步。如此,一部新的《中国戏剧史》,就指日可待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