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合同范文 >> 正文
县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009年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最新热门    
 
县防汛防旱应急预案(2)

时间:2009-8-9 2:56:06  来源:不详
响情况进行预警。可能受台风影响乡镇的防汛防旱机构应加强值班,跟踪台风动向,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发布,各乡镇各部门按防台预案做好相关工作。
3.3.4 江河洪水预警
(1)当河道即将出现洪水时,水文部门应做好洪水预报工作,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预警提供依据。当水库大流量泄洪时,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应向下游发出预警。
(2)各乡镇应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发布范围,按照权限向社会发布。
3.3.5 山洪灾害预警
有关乡镇、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巡查预警员,汛期坚持每天巡查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巡查,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转移群众,并报乡镇政府或县防汛防旱指挥部。
3.3.6 干旱灾害预警
当梅雨期降雨严重偏少或其他时段长时间干旱、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江河水位偏低时,各乡镇应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做好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3.3.7 水利工程险情预警
当水利工程发生险情或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及时将情况报告县防汛办和当地乡镇,通过广播、电视、电话、警报等方式,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当地政府做好群众转移的有关工作。
3.3.8供水危机预警
当因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等原因出现供水危机,由当县防指向社会公布预警,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的准备。

4应急响应
根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的水旱灾害分级,启动相应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4.1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指指挥主持会商,县防指成员单位参加,并连线有关乡镇参加,分析台风发展趋势,风暴雨影响情况,做出雨量、风力和洪水预报;分析干旱发展趋势,水利工程险情;提出防御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县防指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并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根据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和非常抗旱期。向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防指汇报有关情况,必要时,报请省委、省政府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
(2)县防指汛办要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的上传下达工作。
(3)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Ⅰ级应急响应,由党政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员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4.2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指副指挥主持会商,防汛、水利、气象、国土资源、建设等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并连线有关乡镇参加,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并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部署相关工作。同时,派出专业人员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将情况报告县防指指挥,并上报上级防指和县委、县政府,通报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必要时,县防指指挥主持会商,部署相关工作。
(2)县防指汛办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和流域的洪水调度,并监督指导各乡镇的洪水调度,发布汛情、旱情通报。派出专业人员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3)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党政主要领导主持会商,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变化;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情况上报县防指。
4.3 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汛办主任主持会商,防汛、水利、气象等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并连线有关乡镇参加,提出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意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和重要流域的洪水调度准备工作,加强对各地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的指导。掌握有关地区的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等情况,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信息报告县防指指挥、副指挥,并上报县委、县政府,通报县防指各成员单位。
(2)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分管领导主持会商,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和工情的变化;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群众转移的准备工作,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