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佛教修行的六大纲领-六…
中国佛教外传第一站——…
宗教与民族的互动: 藏…
全国首届“佛教英语培训…
佛教典籍《大藏经》首次…
2008年汉传佛教讲经交流…
佛教与中国文学 (一)
佛教与中国文学 (二)
佛教与中国文学 (三)
佛教与中国文学 (四)
最新热门    
 
居士佛教与居士词论略

时间:2009-8-8 16:36:14  来源:不详
充分肯定了绮语艳欲、交接声色是佛门悟道的一大法门,从而辨析了词学艺术与佛教渊源及其影响,阐述了艳词的发展线索,对于词学研究具有理论思考和审美要求的双重意义,发人深思。

三 居士佛教与逃禅遁空词

居士佛教带给词学的不仅是声色歌舞、享受行乐意识,推动了艳词的兴盛,而且给词学注入忧患意识、苦空观念,促进逃禅遁空词的滋生与发展。

(一)明道词拈取选择佛教名相,扩充文学概念,拓展词学境界容量,提高词学的文化品位,表现佛教思想及其宗教关怀。或超脱,或隐逸,或闲适,或旷放,大都涉猎无数法门,源出多种释典。如苏轼“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 ([殢人娇]) ,语出《维摩诘》天女散花典故。“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哨遍]) ,语出禅宗《金刚经》“人生如幻如梦”的教义,感叹肉身虚幻、生命短暂、人生不实。姚燧[醉高歌]“人生幻化如泡影,几个当机自省”,系借用《金刚经》语句。沈雄《古今词话》:“后村[清平乐]云:‘除是无身方了,有身定有闲愁。’特用《楞言》‘因我有身,所以有患’句也。”贺裳《皱水轩词筌》记无名氏[青玉案]:“去则是,住则是,烦恼自家烦恼你。”烦恼,是佛学名相,还有热恼、苦恼等说。又如王士祯《花草蒙拾》有“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之语,出自同一机杼。《古今词话》引钱光绣语曰:“芝麓尚书……不复作绮语。有以柳塘词进者,尚书曰:‘艳才如是,可称绮语一障。我可以谢过于山翁,并可以谢过于秀老矣。’因驰翰相讯,偶僧答以歌头云:‘不入泥犁地狱,便主芙蓉城里。抱椠也风流,莫惜空中语,大雅定无忧。’”绮语、泥犁地狱,都是佛教名相。

王安石[诉衷情]五首,是表达儒、释、道三教思想相辅相成的宗教情感与体验。如其五云:“莫言普化只颠狂,真解作津梁。蓦然打个筋斗,直跳过羲皇。  临济处,德山行,果承当。将他建立,认作心诚,也是寻香。”表现了王安石以禅悟为法门、以老庄为佐使、以儒学为根本的内在修养。出入佛道,回归儒宗是他的一生追求,这与他的政治理想、社会价值、人生体验是分不开的。再如其[望江南](归依三宝赞)之一:“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佛门本有“三宝”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而王安石则“归依众(僧)”,以僧为众,以众为佛。在他看来,僧即佛、佛即僧,众即佛、佛即众的宗教模式,才是大乘的、普遍的、顿悟的、无上的禅机妙道。政治家的胆略与宗教家的慈悲观、平等观的统一,这才是王安石佛教思想的主要特色。苏轼也创作了多首明道词,其[如梦令]二首颇为典型。其一云:“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居士本来无垢。”生动地阐述了水与垢、人与心、无与有、染污与清净的辩证关系,使宗教哲学与禅机妙趣走进了词学领域,自然结合,寓理于喻,悟机妙发,是宋代明道词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其二又云:“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俯为人间一切。”作者对揩背与洗浴的现象描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禅机与顿悟是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禅机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的周围,佛道就在生活中,就在现实的社会里,并不遥远生疏。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仕路艰险,危机四伏。因此,他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是深刻的。他感叹“人生如梦”,在许多词篇中流露过这样的思想,如“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西江月·平山堂])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西江月·黄州中秋])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笑劳生一梦” ([醉蓬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其间有感慨,有无奈,有悔恨,有呐喊,有痛苦,有解脱。通过这些真实的情感抒写,我们可以得知苏轼的人生修养的理论背景,正是儒、释、道这些文化精神的强大支撑,构成了苏词厚重、博大、雄浑的生命力。黄山谷是一位著名居士词人,是苏门弟子中佛学修养最高的人。他的[渔家傲]联章体词,一组五首,主要是以禅宗的宗风话头儿、人物、公案为题材写成的,内容涉及到禅宗中的五支宗派。其一云:“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以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的事迹,来比喻悟道的艰苦历程。“分明忘却来时路”的境界,就是任运自在、无为无作、功德圆满的大自在,真自由,活解脱,弥补了唯有死后才能成佛的理论缺陷。其二云:“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拈花特地重少年。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睹桃花盛开而悟道是禅门中著名的公案,烂熟的话头儿,对今人而言并不陌生。但是,黄山谷的创新是将“睹花开悟”的话头儿做为一种“法”来总结,表明现实生活中的人只要得法,都可以参禅悟道,都有成佛作祖的机会和资格,不必要等到死后验证,或托生来世。现实就是希望,就是可能,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创见卓识,正是由于黄山谷等文人居士的宣传总结,“桃花公案”才为后人所熟知。

(二)悟道词的特色在于言此而意彼。作品中无一涉及佛教名相概念,需要在开悟中了知事物的本来面目。如何才能“悟”呢?禅宗认为,向外寻求,即使千呼万唤,也不得一悟。唯有空际转身,回头内省,求诸本心,才能在灵机猝发,石火电光中感悟。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载某尼悟道诗,生动说明了开悟的心路历程:“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些公案话头儿,都是提醒明示学人,“悟”机可捉,无处可寻。向外寻求,踏破铁鞋无觅处,待机猝发,一旦悟得,犹涉远足者重返家园。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能寄言,则如镜中花,如水中月,有神无迹,色相俱空,此惟在妙悟而已。严沧浪云:‘惟悟乃当行,乃为本色。’”这里已显然揭示佛学的妙悟正是词的本色。

苏轼宦海沉浮,一生中为奸邪构陷,故终有生死相即之忧苦。在[西江月](苏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中云:“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对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小词中并无只字写人生苦短、官场黑暗,更无佛禅等警醒劝慰之语,但其中自有禅理在。细品之后,总能使人产生人生如寄、身不自主、物是人非、前程难料的困惑与感慨。理路如蛇灰蚓线,若续若断,意在言外,可谓深笔。黄山谷拟船子和尚(德诚)《拨棹歌》作[诉衷情]云:“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钓丝。鳞锦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清山,载月明归。”作者以渔翁蓑笠,明月扁舟刻画出一位烟波钓徒的形象,如同一幅淡雅的山水画。以淳古淡薄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可以说画面别有襟抱,而隐伏潜藏着的却是禅悟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说明高明的居士词人,总能把握住空间结构背后的意识潜流,时间潜流,悠悠地而又深隐有力地荡漾着感情波澜,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黄山谷悟道词的特点,在于他把高远深识的情思外化为清空萧散的意境,又把质朴玲珑的语感,提炼为超然脱俗的冲淡意趣,从而使他的词作形成了悟道品类中的高蹈风格。辛弃疾的[青玉案]也是一首言情开悟之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写元夕夜晚的热闹和自己的孤独。词人在热闹的人海中寻找“他”,颇感失望,沮丧无奈。但偶然回头,却在寂寞冷落处突然发现了“他”。千百次寻找、回头一看、突然发现,是一完整的开悟过程,被王国维视为治学的最高境界。辛弃疾的[玉楼春](何人半夜推山去)、[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都明显带有禅悟机趣,毫无粘著佛家概念语汇,不言理而妙,这正是悟道词的整体特点。再如无名氏[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是一首名作。人们一般认为是描写驾驶帆船的情况和感觉,反映船夫在劳动生活中轻松愉快,同时表现了劳动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分析仅停留在字面上,是浅层次意象错觉。其实,词中深蕴禅理。佛教哲学称之为被现象所障隔,心为物转。佛学就是教人不为现象假象所迷惑,要求人们破除船与棹、山与船的妄见和颠倒,观照参悟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错位与错觉现象来证明俗见之荒谬不实。否则,人们陷于妄想、妄知、妄觉、妄见之中,心会被物所转,为境所移,为情识所迷惑,反而会被虚幻不实的假象牵着人们的感觉走。陷入认识上的理论困惑之中。它如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王安石[千秋岁引](别馆寒砧)、[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等,都是信手拈来,随意驱策的悟道词。 

注 释

①参见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以上分别见曾昭岷、刘尊明等编《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2、43、40、1214、1226页。

③详见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上篇第四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