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定义、类型和范围 |
|
时间:2009-8-8 16:38:16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键词:方位词 定义 类型 范围 论文摘要:本文在回顾和评论有关现代汉语方位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关于方位词的科学定义应该从语法功能角度来进行,即能普遍地附在其他词(或比词更大的单位)的后面表方向或位置意义的词叫方位词。根据不同的标准,方位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从总体上、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等三个方面对方位词的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定义,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单纯方位词有17个,典型的单纯方位词有14个,合成方位词有138个,方位词总共有155个。
方位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类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汉语语法学的开山之作《马氏文通》(1998)提到用“方”“地 ”“处”等来表示名词(名字)的次类。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82)一书在名词(名字)的类下设了表“物”、表“时”、表“所”三个次类,这是论及方位词的造端。语法学界关于方位词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1982)一书中有专章讨论汉语的方位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研究现代汉语方位词的专著。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1998)将方位词视为一种语法标,并根据形式(音节的多寡)分为两类,还对方位词语法特点、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则从方位词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对方位词进行了新的分类。这类专著的出现说明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正在走向成熟。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语用以及方位词的使用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但关于方位词一些基本问题的争论至今仍悬而未决。本文在回顾和评论有关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的各种观点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方位词的定义、类型和范围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位词的定义 通常做法是从意义角度给方位词定义,认为表示方向或者位置关系的名词是方位词。 《马氏文通》在名词(名字)下并无方位词这个次类;陈承泽大体勾勒出了方位词的雏形,其中“上”“下”“东”“后”等叫“表所之方位之字”。吕叔湘(1982)认为像“上、下、前、后”等叫专门表方位的词,它们“自成一类”。邹韶华(2001)从意义出发,认为“表方位的就是方位词”。我们认为,完全从意义角度定义方位词是有缺陷的:不仅扩大方位词的范围,而且难以把方位词从其他名词中切分出来。 邹韶华(2001)对方位词这样定义:能普遍地附在其他词(或比词更大的单位)的后面表方向或位置意义的词叫方位词。我们认为这样从语法功能的角度进行的定义是科学的。邹的定义不但与前人的定义角度有别,而且更能凸显方位词的语法特点:后附性,不能附着于其他词后面的词不是方位词,这就排除了一般名词(如处所词);普遍性,指后附面宽,这就排除了表部位的词;方位性,“椅子”中的“子”尽管也有较强的后附能力,但它不表方位,当然排除在外。事实上,前附的也是方位词,只是其典型性没有后附的方位词强。 二、方位词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方位词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从总体上来看方位词的分类 按语法位置我们可以将方位词分为前加型方位词和后加型方位词;单宝顺(2006)按方向参照体系分为“绝对方位词”“双参照方位词”“相对方位词”和“位置方位词”;按音节数目的多少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赵元任称为单语素方位词和双语素方位词,其中“单纯方位词”是最基本的单音节方位词,是现代汉语核心词汇,具有稳固性和能产性,合成方位词则不具备这些特性。 廖秋忠(1989)根据构词和意义的双重标准,将空间方位词分为简单的空间方位词和复合空间方位词两类。认为简单空间方位词,不管是单音节的还是它们的双音节同义词,都是基本方位词,而复合空间方位词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简单空间方位词组成,它们的词义不是它们的组成成分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已经词汇化了。 (二)单纯方位词的分类 方经民(2004)认为,按意义可将方位词分为表对称方向的方位词和表相对范围的方位词,前者如:上、下、左、右等;后者如:间、中、旁、边。从认知的角度,按参照物固定与否可以分为自然参照方位词和自我参照方位词,前者指:“东、西、南、北”,其余是自我参照方位词。邢福义(2003)按语法功能典型性可分为典型单纯方位词(如:“上、下、东、南、前、后”)和准单纯方位词(如:“头、边、面、方、处、部”)。赵元任(1979)将“这儿”“那儿”也算作方位词。其实,这两者只是具有方位意义的指示代词,虽然后附性很强,但不能说其是方位词。 (三)合成方位词的构成情况 合成方位词可以分为偏正式和联合式两大类。 偏正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加“之”“以”的;另一种是后加“边”“面”“头”“方 ”“部”和“侧”(“方”和“部”和“侧”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不该漏掉)的。根据上文确定的17个单纯方位词和“边”“面”“头”“方 ”“部”“侧”的搭配,可以初步确定偏正式方位词的数量为84个(主要指两音节的)。 联合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反义对举,如:上下、东西、里外、前后、左右等;一种是同义并举,如:中间、旁边等;还有一种是类义连举,如:东南、西北、西南、东北等。其实,联合式方位词中的反义对举类若进行语素重叠,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合成方位词,如“前前后后”“ 里里外外”等,这些方位词表示的空间义变弱,它们更侧重于表示周遍义,多在列举时使用。经过统计,我们发现联合式方位词有14个。类义对举类方位词也可以后加“边”“面”“头”“方”等,组成偏正式方位词,例如:上(左下、右上、右下)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左上、左下、右下、右上)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方、前上(右上)方等,但是这些词的使用频率,相对于单纯方位词后加“边”“面”“头”“方”的情况而言低了很多。但不可否认,它们是方位词。这样的方位词一共有40个,那么,加之上文确定的84个由单纯方位词构成的两音节偏正式方位词,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现代汉语中的偏正式方位词总数为124个(84+40=124)。合成方位词总数是138个(124+14=138)。 三、方位词的范围 (一)狭义方位词与广义方位词 狭义方位词即通常所说的“上、边、之前、以东、西头”等不仅仅表示方位、处所,也可以表示数量、范围的方位词。广义方位词除狭义方位词之外,还包括借用人或动物器官及事物的名称,如“头”“面”“心”“脚”“腰”“尾”“角”“畔”等。赵薇(2001)认为狭义方位词可与一般名词组合单独表示方位,也可与一些表抽象义的名词组合不表示方所,如“组织上、心里”等,而借用的则没有这种功能。 狭义方位词与名词组合,但其本身是有限的、非能产的,是一个封闭的类,借用以表方位的词语不仅可与名词组合,并且是开放性的,凡可用来表示方位的事物或事物的一部分都可借用,然而另一方面这两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语用特点上并无差异。因而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主要就狭义方位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二)单纯方位词的数量 单纯方位词是一个封闭的类,但是其成员有哪些,迄今为止语言学界的看法仍莫衷一是。文炼(1957)列举了“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里、外、内、中、间、旁”等16个单纯方位词,认为其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空间位置关系。刘月华(2001)也采用这一观点,而邢福义(2002)则把单纯方位词分为对照性的和非对照性的两类,他把文炼提出的16个方位词中的“间、旁”归入“非对照性”的方位词,而其余14个则归入“对照性的方位词”。吕叔湘(1995)、戚雨村(1993)、张志公(1982)认为有15个,朱德熙(2004)、胡裕树(1979)认为有14个,《现代汉语词典》(2000)、人教版《汉语知识》(1959)认为有16个,丁声树(1961)列举了14个,赵元任(1979)列举了19个,80年代以后出版的现代汉语教材一般公认有16个单纯方位词。 上述各家在对单纯方位词的收录上大同小异,只在“边”“间”“旁”等个别词的收录上有所分歧。笔者认为单纯方位词有17个,因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的划分是以音节数为标准的。而根据方位词的后附性,我们可以确定典型的单纯方位词有14个,因为“左”“右”和“间”这三个词的后附能力很弱,我们将它们排除在典型方位词之外。 (三)合成方位词的数量 学术界对合成方位词的数量争议较少,一方面合成方位词数量的确定依赖于单纯方位词数量的确定;另一方面合成方位词相对于单纯方位词来说,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类。上文提到合成方位词的构成形式有偏正式和合成式两种,根据上文确定的17个单纯方位词和“边”“面”“头”“方 ”“部”和“侧”的搭配,可以初步确定偏正式方位词的数量为84个,这些主要是双音节的,三音节偏正式的方位词有40个,所以偏正式方位词大概有124个;联合式方位词有14个,那么,总体来说,合成方位词大概有138个。 四、小结 对方位词的定义要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同时参照意义标准,才能得出科学的定义。方位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音节数目将其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大类,各小类内部又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我们对方位词的定义,可以确定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总数是155个,单纯方位词的数量是17个,合成方位词的数量是138个。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陈承泽.国文法草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6]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单宝顺.现代汉语空间方位概念的表达与单纯方位词[D].首都师范大学,2006. [8]廖秋忠.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J].中国语文,1989,(1). [9]方经民.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与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4,(2). [10]邢福义 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12]赵薇.略论现代汉语方位词范围及特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 [13]文炼.处所、时间和方位[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 [14]刘月华.[1] [2]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