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究竟还有多少官员子女在…
大学校园里都是晃动的大…
冒名上大学现象后暴露出…
湖南官方首次通报冒名顶…
大学毕业求职最有用的十…
广佛边界学生有望就近入…
学生违反纪律被体罚致死…
中组部等出台文件  明确…
美国的大学教育
学生是顾客,顾客是上帝
最新热门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及对策

时间:2009-8-8 16:38:31  来源:不详
[摘 要]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大学生的就业难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种过剩在地域上表现为:一方面,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学生扎堆,致使局部人才过剩;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的岗位,大学生却不愿意去。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不仅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阻碍区域平衡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地域结构失衡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健全就业激励和保障制度、深化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地域结构失衡
  一、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现象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就业难问题出现的同时,大学生就业中也存在着地域结构的失衡。一方面,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正以越来越大的规模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的岗位需要大学生劳动力,但却无人问津。2006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毕业生进行的一次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毕业生中的66.67%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就业,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这说明,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思想。
  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地域结构的失衡,既有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的存在。
  (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后,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突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小城镇、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诸多差距。比如,在大中城市生活,不仅收入高,而且各种信息资源丰富,公共服务设施齐备,社会保障水平高,选择职业的机会较多,职业发展的空间大;相反,在小城镇和农村生活,不仅收入低,而且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窄,公共服务不到位,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机会少,职业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区域经济和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首先考虑大城市而不是小城镇、农村,首先考虑东部沿海地区而不是中、西部地区。
  (二)就业市场的制度性障碍。以户口为核心的就业方案管理、报到证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使得毕业生在某一地区实现初次就业后其档案和户籍关系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是与其户口相挂钩的,不利于统一的就业市场的建设。这些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使毕业生面临再次就业时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变得十分困难。同时,尽管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但是,目前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相关的后续机制和保障措施,例如学生到这些地区就业的前景、待遇、社会保障、跨区域流动等机制尚未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障碍让很多大学生在初次就业时当然首选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而不是西部和基层。
  (三)教育投入的收益率。培养一个大学生,往往需要家庭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数额巨大的金钱付出,也有长达数年的时间成本。大学生家庭的大量投入,无非希望教育资源的投入实现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希望子女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发达地区产业聚集,对大学生的需求较大,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报酬。相反,在欠发达地区,虽然人才短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能提供的报酬也相对较低,一些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工资才五六百元,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而在欠发达地区工作所获得的教育投入的回报率则较低甚至是负回报。在这种教育收益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下,到发达地区就业自然便是大学毕业生的理性选择。
  (四)个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导向。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注重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个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必然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该调查显示:在择业标准的优先顺序上,有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选。同时,大学生普遍认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更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调查显示有45.93%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
  
  二、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不仅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阻碍了区域的平衡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
  (一)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大学生普遍希望到发达地区就业,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程度。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就业竞争密度为1:3.5。同时,大量外来大学生蜂拥到经济发达地区求职就业冲击了这些地区生源的就业,促使一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出台了相关措施要求用人单位优先考虑本地生源的毕业生以促进本地大学生就业。“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对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有明显的导向示范作用,必将限制大学生的自由流动,阻碍大学生统一就业市场的建立。
  (二)扩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代经济发展证明,人力资本是区域在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相对固定的前提下,经济实现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从资源结构上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构成人力资本的核心。当前,经济发达地区以高待遇、高福利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大学生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促进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因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吸引不了外来人才,而且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也大量流失,使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下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进一步要求,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使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愈来愈大。
  (三)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当前,毕业生一窝蜂地涌向经济发达地区,不肯去西部和基层,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要不到人、发达地区高素质人才却人满为患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为了留在大城市宁肯做仓库管理员、甘当擦鞋匠而不愿“屈就”西部和基层。同时,发达地区的人才过剩衍生了用人单位“高学历消费”的现象,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无节制地提高用人规格,能用专科生的宁要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宁要研究生,忽视了岗位本身的需求,造成了所聘人才的高学历与其职业角色、职位不相匹配。大学生的“有职不就”、“高学历低就”等现象反映了人才的错位配置,导致了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这也就意味着“人才”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应有的价值,不但造成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造成了培养大学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影响社会稳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近几年来,个别大学生为了千方百计留在发达地区而自愿失业,这种情况如果演变为普遍的现象必会冲击社会的稳定。国外研究资料表明,20%的毕业生不能就业,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同时,局部地区就业市场的过热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屡遭拒绝,就有可能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仇视,一旦受到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就难免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违法的行为,甚至酿成群体事件,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的对策
  
  (一)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城乡、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均衡,必然会使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无所谓区域、城乡的区别。因此,只有缩小不同区域、城乡在经济发展、就业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的距离,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因此,政府必须继续加快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合作,打破区域间的政策壁垒,实现资源互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就业待遇;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加快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创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其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健全就业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我国自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尽管吸引了一些大学生到西部奉献知识和才华,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就业,究其原因是志愿服务没有与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实现有效的挂钩。政府应健全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补偿机制,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应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这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消除不同地区就业的政策性差别和制度障碍,建立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自由流动的就业市场,解除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基层工作的后顾之忧;二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标准,并对欠发达地区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三是完善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战略的配套措施,政府对自愿去贫困落后地区工作的学生考虑给予考研、考公务员加分,晋升职务、职称优先,发放生活补助,创业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
  (三)深化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目前高校的招生与就业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招生比例没有与就业的地域性人才结构需求相结合,在专业设置上则围绕“为城市产业服务”而缺乏服务基层的专业,这必然导致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实现“学有所长”的抱负而扎堆在城市里,加剧了大学生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就业的密集度。针对这个问题,必须深化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在客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就业的地域导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定向招生规模,即扩大招收愿意毕业以后就到西部、基层就业的学生的数量。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应合理增加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及其招生规模,培养更多的适合在基层就业、创业的人才。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大学生密集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求职就业的状况,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评价和选择的价值观趋向个人主义和“功利化”,普遍缺乏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去的思想觉悟和实际行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纠正职业价值取向的偏差。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职业价值观教育纳入德育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行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既可在城市也可到乡村、既可在东部也可去中西部的择业意识,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开创一片新天地贡献自己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