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汉语是世界最先进的语言
10年内全世界爆发一场世…
世界金融危机根源及解决…
警惕:“世界钢铁工厂”…
为“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
江永女书:世界上唯一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
世界历法
《易经》的思想世界浅探
易经观点 世界上历史最…
最新热门    
 
“世界主义观念”的乌托邦想像与“原创文化”智识性理念逻辑的深度迷茫

时间:2009-8-8 16:39:38  来源:不详
中国原创文化的类型、本质和现代意义的有效值域问题。我们需要一种着眼于“友谊”和“团结”的理智、有限和适度“和谐文化”,此乃世界主义观念下原创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的、惟一的合理的形态。《文明的共存》一书的作者、当代德国著名政治学家哈拉尔德•米勒正确地指出:“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只有在深刻的社会危机时代才显现出来。当国家政权机构和社会团体没有能力满足对其寄予厚望的民众的基本需求时,整个社会的危机也就随之而生。”[5]64
  坦率地讲,各种不同的文化在面对“世界主义”时,在立场、态度上显然是矛盾的,有些时候甚至是相互激烈冲突的。尤其是当文化与权力纠结在一起时,往往会导致文化沦为狭隘利益之争的工具的尴尬情景。因此,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世界主义的原则、立场,被普遍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我们认为,世界主义作为一种“公共善”,“最终包含了一种伦理的和政治的空间,它为认可人们平等的道德价值、能动的主体以及自主与发展所需要的东西,提供了参照系。”[5]324既如此,从逻辑上讲,世界主义与中国原创文化之间,就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相互为用的关系。当然似乎也可以这样说:中国式原创文化原本就具有着世界主义所要求的精神气质、胸襟、情愫和价值特质。
  但现实的情况是,所谓世界主义观念中,西方文化是其毋庸置疑的强势观念。这种情形提醒我们,世界主义关系与中国原创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变成如何对待、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原创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哈拉尔德•米勒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同许多西方学者的观点,指出:“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却令西方文化圈倍感陌生的巨人当属中国。这个东方巨人拥有5000年的文化传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许多人预言,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惟一的真正可以和西方社会抗衡的力量。在亨廷顿看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证明:一个不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国家也能成功地实现现代化。他认为,中国在21世纪将是一切冲突的中心”[5]42。米勒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认为“中国正坚定地实施经济私有化的战略;划分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并采取了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勉强开放了全球电子交流的信息领域,这三个过程迫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不断受到挑战,尤其是统治方式”[5]43。他做出了自己的并不确定的结论:“我们可以对中国做出这样的预言:文化特征将逐渐和西方文化接近。当然,我们无法预言的是,这个进程是否可以毫无困难、毫无冲突地完成。”[5]42
  
  [ 参 考 文 献 ]
  [1] 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M].蒋仁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焱,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
  [3] 墨哲兰.原创性与现代性[J].学术月刊,2001(3):224-226.
  [4] 张颐武,王一川,张法. 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文艺争鸣,1994(2):10-20.
  [5] 哈拉尔德•米勒著. 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郦红,那滨,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6] 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 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
  [8] D.赫尔德,J.罗西瑙,等.国将不国?——西方著名学者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M].俞可平,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317-318.
  [9]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16.[10] 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J].世界哲学,2004(3):35-47.
  [11] 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 许务.不可言说的言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3.
  [13] 查伦•斯普瑞特奈可.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M].张妮妮,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4]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M].许宝马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
  [15] 胡继华.文化冲突的视角呈现[M]∥查常平.人文艺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0.
  [16]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
  [17]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51-352.
  [1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史的兴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9] 吴铭,彭韧.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复兴[J].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2-29(1).
  [20]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友谊和团结[M]∥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77.
  [21] 胡晓明.现代性的普世依据: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与欧洲启蒙思想的真实融会[M]∥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想与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1-74.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