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学科意识与体系建构的学…
《归去来兮辞》索隐三例
帝国之道——简评史景迁…
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
中西两套文论话语的龃龉…
最新热门    
 
《归评史记》对《史记》的接受

时间:2009-8-8 16:41:27  来源:不详
详,所本史料基础越好,则文中的叙述文字愈加精当。《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五《秦本纪》便有这样的议论:
    《秦本纪》方成一篇文字,秦以前本纪,旧史皆亡,故多凑合。秦虽暴乱而史职不废,太史公当时有所本也……又《史记》五帝三代本纪零碎,《秦纪》便好,盖秦原有史,故文字佳。《赵世家》文字周详,亦赵有史,其他想无全书故也。
    《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又申述道:
    史公究是秦汉时人,作《始皇》、《项羽本纪》,其事雄伟,笔力与之称,《五帝》、《三王》本纪便时见其陋,然古书存者盖亦少矣。
    在对《史记》的接受研究中,归有光并不简单地盲从《史记》的记载,他还根据《史记》所本文字以及其他论述进行史实考述,而他所作的《史记》与《战国策》、《史记》与《汉书》在记载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差异之比较,则丰富了《史记》的接受研究。这样的内容见于《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的评点:
    威王二十五年复出此,当是误,或是一事而传闻异词,至宣王元年,又见。《战国策》又作闵王燕哙事。
    评点中必然包括了一些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评述,这部分文字是归有光对历史的冷眼观察和客观评价,因此更能够体现他作为读者的个性和见地。在评点《萧相国世家》时,归有光就发此感慨:“以何之恭谨,几陷虎口者数矣,以鲍生、召平等三人言得脱,淮阴泱泱,宜其死也。”对淮阴侯韩信终遭刘吕集团的残害,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同时不露声色地申说了“兔死狗烹”的悲剧根源在于寡恩薄情的君王,阐发了司马迁未经言出的深意。
    有关班、马异同的比较研究,自《史》、《汉》两书问世,便代有其人。归有光在对班、马异同的比较研究中,除了上引有关史事互证的考述外,还通过逻辑的论证揭示出司马迁优于班固的史识。在评点《袁盎晁错列传》时,他针对两书记载的差异指出:“《汉书》尝言晁错欲令帝亲征而身居守,《史记》不载,或是傅致之辞,盖建奏狱难用削地为名也。”认为《史记》之所以不载其事,是由于司马迁不肯罗织不实罪名以掩盖历史真相,而班固却采用了此说,从史识的角度给予司马迁以高度评价。
      2.文学层面的接受研究
    除了对《史记》文法的剖析,对于《史记》文本的文学解读是《归评史记》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对文本的阐释首先基于领会文字内涵,故而其中一些文本阐释类似串讲,着意于对文义的揣摩,这很有可能是为了讲习的需要所下的功夫。如在评点《苏秦列传》时分析道:
    “臣窃以下”至“岂可同日而论哉”,所以言从之利,实择交而得之意,“夫卫人者”以下至“愿大王孰计之”,所以言卫之害,实择交而不得之意。
    《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因上言荀子“推儒、墨、道德”之意而申言之,又隐然见孔之有墨、犹孟之有荀也。
    《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传》:
    傅蒯传,不类补者。
    《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下文类褚先生所补者。
    对《史记》风格气韵的评述是《归评史记》在文学研究方面的突出之见,归有光深化和阐发了“尚奇”和“发愤”之说。司马迁的“尚奇”之说始于汉代扬雄的《法言·君子篇》,其中说:“子长多爱,爱奇也。”其后,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后序》中阐发并弘扬了司马迁好奇之说:“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核而文微。”归有光则将好奇这个概念引入了对《史记》风格气韵的评说,《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五评述《史记》风格道:“《史记》好奇,汉书冠冕雄浑,自《晋书》以下,其气轻,无足观矣。”在评析《老子韩非列传》时说:“太史公列传于数人合传者皆各有义法,今合读之尤见其奇。”更是道出了接受的效果。由此,在对《史记》文学性的阐发上深入了一步。归有光认为,《史记》的“好奇”与“尚奇”源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因感“愤”而生出无穷古今之慨,所以才形成汪洋恣肆的文字与震古铄今的篇章。
    综上所述,《归评史记》既是作者自己研读古文和考证古史的心得,又是教授时文的范本、写作时文的参照。由于对《史记》神理的深刻体味和借鉴,归有光的评点文字不仅“能《史记》若”,还兼具了个性的特征,使他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境界描述得十分具体。由于《归评史记》对于《史记》文本的阅读和评点,都指向了一个实用的目的,即写作,尤其是八股写作的应用,所以具有时文轨范的实用价值。《归评史记》的流传此后超过了同时代其他各家的评点,在明末及清代大为盛行。清代学者张裕钊在《归评史记后叙》中即说:“归熙甫氏评点《史记》,治古文家多葆之,传相趋写。”据见过这个范本的章学诚不无嘲讽的记载,它在清代流传本的面貌应该如此:“乃用五色圈点,各为段落。”“五色标识,各为义例,不相混乱。若者为全篇结构,若者为逐段精彩,若者为意度波澜,若者为精神气魄,以例分类,便于拳服揣摩,号为古文秘传。”正是这个录本在清代被古文家“珍重授受,而不轻以示人”,认为“此如五祖传灯,灵素受lù@①,由此出者,乃是正宗”(注: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三《文理》,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上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6页,第286页。)。
    《归评史记》并非归有光《史记》接受的全部,写出“能《史记》若”的文章,方是归有光《史记》接受的目的和标准。他自觉地将接受转化为结果,不仅阅读《史记》,欣赏《史记》、评点《史记》,还在写作中自觉地应用《史记》的笔法,贯彻《史记》的思想观念,追思《史记》的精神气韵,由模拟而创新,形成了一代独步的散文境界。清代最有影响的散文派别——桐城派的代表方苞、姚鼐推崇归有光的文章,将其奉为桐城派的祖师,借由归有光以及《归评史记》,《史记》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