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晚清垮台前的两次失败改…
晚清的乡村危局
清末民初中国古文献外流…
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身体…
晚清公羊学案
晚清士人生态与文学活动
略论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
读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
值得重新体味的清民之际…
晚清士绅的文化权力与政…
最新热门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

时间:2009-8-8 16:41:32  来源:不详
文学发展中载道还是审美孰为主流的问题,而是自近代开始,当“文学”作为一个迴然区别于传统既有之“文学”意义的统摄性学术范畴时,必然需要从外延和内涵上重新加以界定的问题。在外延上,它必须把除诗以外的词、曲、赋及小说等这类传统学术之外的所谓小道也纳入到“文学”观照的范围之中来,以使其首先获得一种合法的学术地位(“名”正而“言”顺);而在内涵上,却又不得不受制于汉语语境中既有“文学”概念的本有含义(即“文”、“笔”、“辞”、“章”等)的束缚。晚清民初几乎所有的文学史或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大都要把“文学”的源头追溯到先秦的孔子时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为缺少了由历史渊源所累积起来的“文学”的基本内涵,则所谓“文学”研究仍旧不具有任何“学术”上的意义。晚清民初的这种立足传统而又暗中置换其内涵和外延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变通。它使单纯的“诗经一诗(话)”研究被拓展到了词、曲、赋及小说、戏剧等更广大的文体分类研究领域中去,并为所有新兴的文学(如白话文学)的合法存在及其研究预留了更为开阔的学术空间。
  尽管胡适一直被推为新文学的发难者,但他早期所理解的“文学”却同样是以传统的“文”为根本依据的。他曾肯定地讲:“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便是文学。”所以,文学的三个基本条件就是,“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从实质上讲,他所认定的“文学”的标准其实与桐城古文所强调的“义理”(立论清晰)、“考据”(言之有据)、“词章”(训雅精当)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由此也可以看出,胡适的本意实际主要在于为白话文争取合法的地位,而不是真正着眼于“文学”本身。陈独秀对于他之所谓“言之有物”的反驳就是一个证明,陈氏认为:“若专求‘言之有物’,其流弊毋同于‘文以载道’之说?以文学为手段为器械,必附他物以生存。窃以为文学之作品,与应用文字作用不同。其美感与伎俩,所谓文学美术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是否可以轻轻抹杀,岂无研究之余地?”
  过渡时代的这种类似于偷梁换柱的做法虽然为最终确立“文学”的合法学术地位奠定了基础,但它本身也为后世文学的“致用”与“审美”两种功能的持续展开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在面对所有文学现象之时,批评者其实都必须在这两种功能上作出某种价值选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梁启超和王国维开启了现代中国文学“致用”与“审美”这样两种途径,传统“文章”意识本身其实就包含了这样的两个层面的内涵,只不过在近代才由“文学”这一共同的范畴将其统一成为一体,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某种意义上说,“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完全可以看作是清季“文界(诗界及小说界)革命”的一次“再革命”,这两场空前的“革命”都可以看作是对文学之精神特性的重新解释。一方面,这两次“革命”把“文学”从无用之学转换成为了致用之学,从功能上扩大了“文学”的外延并在学术意义上延伸了清代学术的“经(世)济(用)”理念,另一方面,“革命”本身也为“文学”研究的诸种“主义”话语(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启蒙主义、唯美主义等等)的确立提供了极为开阔的诠释平台,而域外“文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术语、体例结构及理论方式等等的大量引入,在学术取向上也起到了潜在的引导作用。作为基本学术范畴的“文学”在近代以后就一直处于“文学”的知识增殖与知识变形的过程之中,其独立的学术内涵也始终受到后世西方“文学”的“主义”话语及学科拓展的影响。由此,在一种不断被强化的“趋时尚新”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以“主义”取代(或挤压、驾驭、左右)“文学”研究的趋向和潮流。
  晚清民初以后的“文学”研究一直在“致用”和“审美”这样两种路向上分流交错,彼此消长。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的学术演进形成了学院形态的以“审美”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模式;而以“文学”的社会实践为最终目标的“文学”研究则形成了“文学+X学”的研究模式,前者突出的是“文学”的“美感经验”,后者则强调“文学”的“X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等等)层面上的价值意义。概言之,百年中国“文学”研究基本上就是在这样的两类模式基础上延展而来的。在中国传统的学术领域,“词章学”始终没有形成一种连续系统的知识生产类型,它的缺陷在于,所谓“文学”不得不始终停留在“文学感”的初级层面上而无法获得一种关于“文学”的整体性与普适性的解释。近代学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中国“通识学术”的完整体系,“文学”也因此以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学科的身份被纳入现代学术的体制之中,有关“文学”的知识生产也就必然要沿着系统化和序列化的方向发展。但学科分类并不意味着人的知识完整性的分解,而恰恰意味着知识本身从分类到整体的逐步整合。清理“文学”的学术谱系,目的就是为了清晰地看到当下“文学”研究自身的处境,以便为未来的汉语文学发展提供必要的参照。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